目前分類:在電影院才算看電影 (6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歷史
對於《異形》系列,是少數系列電影中我能一步步跟著看下來的。或許應該稍微修正一下,我是先看了1986年的Aliens才回頭去看Alien的;然後接著看Alien 3Alien : Resurrection。這一系列的影片在影史上來說,最令人感到注目的是,他首度在主流電影中將星際探險片中的外星人給猛獸化,但卻非低等化。而以幕後來說,其每一集的導演都不相同,但都是剛被好萊塢吸收的新進導演。

當年我一部部看來,前三部都是在不知導演為何方神聖的情況下看完影片的,直到幾年後才知道Alien的導演是拍《銀翼殺手》(Blade Runner )的雷利史考特,Aliens的導演是當時只完成一部《魔鬼終結者》(Terminator)的詹姆斯柯麥隆,而Alien 3 的導演則是後來拍出讓我極度傾倒的《火線追緝令》(SE7EN)的大衛芬契。唯有Alien : Resurrection是早就知道由尚皮耶居內Jean-Pierre Jaunet來執導,而這更增加我的期待心理,在欣賞完居內的《驚異狂想曲》之後,對其瑰美且富想像的創造力深深著迷,亟欲知道他將如何讓蕾普莉與異形的正邪對抗再上高峰,尤其是在Alien 3中蕾普莉以身殉道完成了終結異形的使命之後。


克隆
以基因複製的方式讓蕾普莉再生,再開拍初期便已放出風聲,但沒想到在拍攝的期間,英國的科學家完成了桃麗羊的複製,讓這一切的想像有實現的可能,同時,Alien : Resurrection便成了第一部在桃麗羊之後完成的有關基因複製的電影。

儘管全球議論紛紛關於有一天複製人出現後的倫理道德問題,但我卻極少去思考這些,彷彿是無法去憑空界定這尚未發展的情況。在我的思維中,複製人的最基本印象仍是國中時看倪匡小說《後備》中的勒曼醫院所製造的複製人—那些製造出來專供達貴替換器官使用的可憐生命。

kieslows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的電影發展至今已呈現非常低迷的膠著狀態,像是一個身染絕症的人,要想康復非得靠奇蹟不可了。在深受市場機制影響的電影藝術/工業,絕非是靠創作者們的力量便可以完成的,尤其是在已形成跨國性電影市場的今日,各種托辣斯式的強勢行銷,已成為決定一部影片評價(非純藝術上的)的重要手法。各國電影在好萊塢的猛擊之下,節節淪陷。而臺灣這個極度仰賴美式文化的社會,在電影版圖的崩解上,更加快得令人心驚。

在八0年代中期,臺灣開放西洋影片拷貝數目之前,縱使國片從七0年代一直到八0年代初期因不斷地因循而失去了觀眾,仍未有今日這般的慘狀。進而有自《光陰的故事》、《小畢的故事》、《兒子的大玩偶》以來的臺灣新電影改革運動,為這塊土地的影片交出了一份上得了檯面的漂亮成績單。但是,在這份榮耀的背後,卻也付出了嚴重的代價。

在九0年代末的今日,回顧自光復以來的電影沿革,有必要採取一個較為中立的史家態度去看待這個發展,而身為關鍵期的臺灣新電影(1982~1986),不免成為眾家砲火的集中地,支持與貶抑的評論在過去十多年來一直交雜不斷,我們無意在此複述,或為任何一方增添聲音。只是,在以整體的歷史觀點來看,這個一直凝聚著夢想的園地,到底還剩多少空間可供後面的人再繼續下去?要以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如此惡劣的環境?讓這個夢想的世界不只是世界大同地重複在好萊塢的枕畔。

新電影以來,唯一受人詬病的是其與群眾越離越遠,最後只存在知識份子的象牙塔之中。以一九八三年的一般觀眾水準來看,在和今日的情況比較,你會發現十五年來,觀眾的反應一直未變,縱使許多創作者在察覺市場走向之後,受到各方的壓力而儘量朝通俗性修改創作,但結果是願意放國片的戲院廳數越來越少,觀眾更少,片商少能獲利,宣傳就少,能再開拍的影片便屈指可數。這是一個可怕的,難以跳脫的惡性循環,越綁越緊,越來越難以脫身。

十五年來,錄影機普及了,VCD、DVD都相繼出現,影片開始在網路上氾濫,一個高科技的資訊時代來臨,但人們學會的好像只是吸收資訊的方法,而不是理解力的增強。否則,十五年來的日新月異,為何現在的觀眾仍難以理解《海灘的一天》?十六歲至三十歲左右的年齡層是電影最主要的消費群,而對被稱為「新新人類」、「X世代」、「Y世代」的年輕觀眾,是忽視高估了或錯估了他們吸收理解和自覺的能力。現今最賣座的電影,一定是要具備簡單明瞭的情節,令人炫目的特效,或極度浪漫美麗的羅曼史。只要有這幾項,那便是賣座的保證,同時也說明了影片浮面感官化的趨勢。影片逐漸脫離藝術的行列,往官能娛樂的方向邁進。時下一般主流電影所謂的「藝術指導」已窄化為美術設計之類的層面。這種困境並非只是電影獨有,其他藝術類型方面也曾面臨普普藝術的衝擊,而現以分流成商業藝術及純藝術(fine art)而相安無事,各取所需,井水不犯河水。但是,電影和繪畫、雕塑、音樂、攝影等藝術項目不同。電影因其創作所需龐大的資金、技術及人員,成本鉅大,非得有相對的票房回收,否則不足以支持。因此造成電影對票房的依賴程度相當高,自然使製作走向流行化、風潮化,藝術成就並不是電影生存下去的唯一理由。這種複雜的商品行銷模式,對只想在電影藝術上創造高峰的作者而言,是太苛的要求。是以,現在的片商要求行銷,結合周邊利益,製造話題、明星,將影片速食化,以符合新新人類的快速消費。在這種以利益為先的策略下,所謂的「藝術電影」便很難被大公司看上,進而拍攝。這也是另一種循環,電影公司和觀眾相互試探、挑戰、擴張胃口,進而使需要觀眾多花腦筋的影片被排除在主流電影之外。

kieslows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