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家裡很窮,爸爸家裡幾個兄弟都沒在家,就只有爸爸一個人以微薄的薪水養家。每個月幾乎全數把薪水交給奶奶,六口之家省吃儉用倒還好,算過得去,但就是爸媽自己都沒有半點積蓄留下來。

每到週末,大伯夫妻就會帶堂妹回家,平常簡省著吃的飯桌上就會突然豐盛起來,菜色是平常雙倍地豐盛,平常不常見的水果是餐餐都有,大伯要回去了,還有伴手可以拿。

但是他們是不拿生活費回來的。因為每週的「揮霍」,原本爸爸少得可憐的薪水就更形見蹙了,但祖母卻跟爸媽抱怨生活費不夠用,所以爸爸就再把自己一點點的零花錢都省下來給祖母。那時後,他們倆真的一點積蓄都沒有了。那時後,我四、五歲了,鄰居同齡的鄰居都上幼稚園了。

家裡前面住的是堂叔,當醫生,大概是村子裡第一個買私家車的,堂哥堂姐堂弟老早就上幼稚園,而且是市區裡的私立明星學校。東邊的鄰居是關係更遠的堂伯,跟我同年的堂妹也上了幼稚園。但是我沒有,我一直到現在都不知道幼稚園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因為我沒上過,因為爸媽一點錢都沒有。

他們沒有辦法供我去上幼稚園。每天早上娃娃車來街鄰居小孩時,我和弟弟都會跑到路旁去送他們上車。我已經無法完全記起當時我和弟弟是以什麼樣的心情去做這件事的,是不是帶著極度羨慕的神情去尾隨娃娃車,並不得而知。但這個場景到現在是真的存在在我腦海裡,但是只有影像,卻沒了感覺。

某些部分是媽媽很多年以後補充的,她說那時後娃娃車上的老師就跟我說:「要來跟小朋友一起上學,去跟媽媽說喔。」那時後我們就這樣去跟媽講這件事,但是,家裡就是沒錢呀,怎樣也沒辦法負擔龐大的幼稚園學費,所以我們還是天天去跟在娃娃車後面跑。

當時,小孩子嘛,也不覺得怎樣,就是想去而不能去,這樣而已。

但一直到很後來,大約是大學快畢業,算來也是當時事發十六年後,猛然想起這件事,開始揣想父母親當時的心理。如果你的小孩子很想上學,但是你卻沒有能力負擔,而且是因為家族裡不公平的待遇而導致如此,那該是怎樣愧疚的感受呀。

從事情發生到我大學畢業前,我都沒意識到這件事,那一天不知為何突然意識到了,才突然領會媽媽多年來老是把我和弟弟追娃娃車這件事放在嘴邊,聽得我都煩了,但其背後是是一種補償心理,她想要把這件事自她難以抹滅的經驗記憶中淡化一些,但又沒辦法,只能訴說來減輕。

更或許,她想自我們口中知道我們的感受,但我們卻一點都不明瞭,因為那時候真的是太小了,小到沒有任何埋怨的心思留下來,長大後也無從回想起。所以每次她講這件往事實,我們都沒有人回應。

也許下次有機會,我該對她說:「我現在照樣不也很好嗎,不要再為五歲的我擔心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eslows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