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影展又到囉。

今年的金馬影展好像沒什麼特別搶眼的大片,我翻出去年寫的觀影筆記,其實只寫了一小部分,先貼上來,其餘的最近補齊。寶萊塢之不可能的任務
2004/11/25(四)

劃位之前,左思右想,去年看過《寶萊塢生死戀》,覺得印度的影片漂亮華美之極,但看過就好,要看第二部嗎?後來真的想看怎麼會有歌舞版的《不可能的任務》,就給他劃下去了。

半夜要看三小時的片,真的是一件苦差事,幸好是歌舞片,一開場,觀眾便笑不停,原因是一開始的槍戰片段實在太low-tech,偏偏導演用極碎的鏡頭去帶每一個動作,但每個動作卻又都做不到點,所以就變成一個很好笑的狀況,看起來像是演家家酒般的槍戰片,雖然屍橫遍野,但卻看不到中彈的場面。@.@ 觀眾就是一直笑,嘲笑,以看B級、C級、D級片般的心情來看。

但等到片子進行到大吉嶺的聖保羅大學展開歌舞片段時,所有人全部愣住然後開始叫好,因為歌舞場面實在太華麗、漂亮,場面調度也非常流暢有新意,完全和前面動作片段無法比擬。而這也是往後一直到影片結束的景況,只要是歌舞、校園喜劇就表現得很好,但遇到動作場面,就讓人目瞪口呆,比如說,用三輪車追吉普車,硬是要把三輪車拍成湯姆克魯斯的重型摩托車,還有各種飛身動作,想當然爾地讓主角做出各種超越物理常識的不可能任務。最妙的是,鴿子,不斷在打鬥中出現。天哪!!!

這部片還有另一點讓人讚賞的,就是影片的主題之一是印度人要不要對巴基斯坦人先伸出友誼之手,期待雙方可以締結和平。片尾,兩國互換戰俘那一段,真的看得人感動莫名。真是厲害,這樣一部融合槍戰、校園愛情、喜劇、人道關懷的歌舞片。

給4分。(4/5)






愛無止盡
2004/11/26(五)

半夜看電影,是不是要很搶眼很刺激的才行?

對於現在的我的生理來說,答案恐怕是的。星期五半夜的《愛無止盡》這部金熊獎大片中間被我兩度昏迷給浪費掉了。這部片實在不應該半夜看的,這樣的題材,實在適合白天看,強烈的搖滾樂,配上強烈的角色,可惜我實在太疲倦了,在女主角四處花天酒地時昏睡去,另一段昏睡也是在女主角搬到伊斯坦堡到她半夜被傷間昏沈無識,不過略去這些片段應該都不至於讓人太無法連貫。

覺得是四平八穩的片子,到底土耳其裔對主角們所產生的生活影響是什麼?除了女主角因為家裡只允許她跟具土耳其血統的人結婚,所以她隨便嫁了一個土耳其裔流浪漢,以爭取搬出家庭的自由。到片子最後,他們紛紛回到土耳其,這其間實在看不出其血統對生活和各種抉擇的必要性,回土耳其也談不上是什麼尋根之類的裡由,到底導演所著墨的移民樣貌是什麼,我覺得在這部片實在講太隱約,癢處沒搔到啦。

給4分。
(現在回想,給太多分了,3.5就夠。)






蘇格蘭之吻
2004/11/27(六)

終於,影展第三天,我的第一部五分滿分片出現了,就是肯洛區(Ken Loach)今年的新片《蘇格蘭之吻》(Ae Fond Kiss)。一向關懷勞工,被認為是左派導演的肯洛區,這一次把注意力放在跨種族與跨文化問題上。

一個蘇格蘭格拉斯哥的巴基斯坦移民家庭,家庭裡的唯一兒子卡辛與妹妹學校裡的音樂老師露馨墜入愛河,但是卡辛的媽媽已經替兒子許諾了婚事,要他娶遠居在巴基斯坦的阿姨的女兒,也就是卡辛的表妹,卡辛和露馨在這其間百般掙扎。卡辛的妹妹,也就是露馨的學生,獲得愛丁堡大學新聞系的無條件入學許可,但是卡辛的爸媽不允許,表示讓孩子離家去唸書,會被親朋好友恥笑,而且他也要孩子學醫,不能去學新聞當記者,同時表示格拉斯哥有四、五所大學,兄姐都在這邊念大學,為什麼他要特別搞怪?爸爸命令她,媽媽勸她,姊姊也勸她,妹妹向卡辛求助,卡辛屈服了,要妹妹接受,妹妹罵他偽君子。於是卡辛開始反省自己,他決定要和露馨在一起,於是搬出去住朋友家,後來和露馨同居。

露馨是一個代課老師,後來因為被代課的老師申請退休,校長找了露馨,要她正式遞補當專任教師,但因為這是教會學校,她的教會背書到期了,露馨必須去找地區神父簽名許可。但是神父質疑她早年的婚姻未辦完成離婚手續,現在又和男人同居,也不保證他的男友能皈依天主教,也不保證以後的小孩也會受洗,所以不幫她簽字。露馨氣極,不滿教會如此干涉私人生活,執意闢請露馨的校長也被糾舉,沒辦法露馨必須轉往他校任教。

卡辛的姊姊因為弟弟與人同居,不接受家裡的安排,在這種家庭「羞辱」之下,姊姊的未婚夫家裡想和她解除婚約。於是姊姊和家裡人商量好,將卡辛找回去,也把阿姨和表妹接來,同時姊姊找了露馨在遠處觀看一家人「和睦」的樣子。露馨忍不住跑了,卡辛一進門,得到妹妹緊急通報,卡辛趕緊奔出門去找露馨,跑回露馨家找不到,在大街上,以及各個他們常去的店都找不到,最後回到露馨家樓下,聽到鋼琴聲傳來,卡辛回到露馨家,伴著悲傷的鋼琴聲,兩人相擁對泣在鋼琴前。

我個人懷疑,肯洛區這部片受到近年在英國大受歡迎的莎娣史密斯(Zadie Smith)小說《白牙》(White Teeth)的影響。《白牙》裡的三個家族之一是孟加拉人,但常被誤會來自他們鄰國的巴基斯坦,因為英國的巴基斯坦人太多了,而且一樣是信奉回教;《白牙》裡的巴基斯坦家庭男主人山曼德愛上了自己兒子的女音樂老師,再加上《白牙》和《蘇格蘭之吻》裡的主角都孟加拉/巴基斯坦籍的年輕迷人帥哥。

這樣的比較,並不是說肯洛區自《白牙》擷取了什麼,而是巴基斯坦/孟加拉/印度移民這個生活情狀在英國(英格蘭、蘇格蘭)的普遍性,《白牙》試圖以詼諧而嘲諷的態度面對這個龐大的議題,但《蘇格蘭之吻》嘗試以現代羅密歐與茱麗葉的切入點來呈現兩種國籍、宗教、文化議題,以兩種宗教、文化、國籍更強大有力地對比莎士比亞劇本中的兩個家族壁壘。對於無法「承受」巨帙但輕靈挑諷的《白牙》的讀者而言,輕簡但沈重感傷的《蘇格蘭之吻》是另一種體會當前英國面對的種族狀況的「易讀」文本。

可能是看過《白牙》的緣故,讓我在觀看《蘇格蘭之吻》感到無比的「進入狀況」,也可能是幾次看了《羅密歐與茱麗葉》的劇本與各種演出,對於一對苦戀人在雙方拉扯下的艱辛特別感到同情,也可能是自身的生活,讓這般在夾縫中求取一點希望的冀求感到不忍。於是,這次我百分之百地同意以往我不是那麼同意的肯洛區。


題外話是,不管是《白牙》還是《蘇格蘭之吻》,在我看來在十多年後的台灣,這樣的情形恐怕就會發生,多種族的社會中的價值衝突,如果我們不能及早自這些其他地區電影中先做好準備,羅蜜歐與茱麗業的悲劇恐怕就在眼前。

(後話:果然十個月後,臺灣就爆發了讓人不得不重視的種族問題。)





約根萊斯/拉斯馮提爾:五道電影難題(The Five Obstructions
2004/11/28(日)

這一部電影/紀錄片,是關於拉斯馮提爾選了他所喜歡的丹麥導演約根萊斯於1967拍年的一部短片《完美人類》(The Perfect Human),說是要幫助萊斯,所以要請他重拍五次這部片,每一次拉斯馮提爾都會提出不一樣的拍片限制還規定萊斯照著做,比如說要把之前影片中提出的問題找出答案,要到不一樣的地方去拍,要讓導演自己當主角,要拍成動畫片,以及沒有限制地以現今的想法重拍等等。

這部片看起來,真的讓每個觀眾很同情萊斯,所以散場後的導演座談,大家給予他無比的熱情與支持。不過,被認為壞心眼的拉斯馮提爾也因為這個拍片計畫,讓全世界看到這位以往沒有國際聲譽的丹麥導演,以及當年他拍的片、現今的拍片能力,是多麼地迷人。

第五個難題,其實不難,但卻是觀眾看起來覺得最難的部分:拉斯馮提爾寫了一封信,但是以萊斯的口吻寫給拉斯馮提爾,所以是以他想像中的萊斯的想法寫信給自己。拉斯馮提爾要萊斯念這封信當作旁白,配上拉斯馮提爾剪出來的之前萊斯拍四部片的片段和紀錄片,這就成為第五部片。這個部分,以萊斯的聲音配上拉斯馮提爾寫的東西,但同時又互換身份,讓這部片真正變成彼此預設、猜想交融而成的片子,成為一個很有趣的混血片。

給4顆星。





衛拉希沙可:熱帶幻夢
2004/11/28(日)

這真是一部神奇的影片,整部片子分成兩個部分,前半部是一段抒情風格的男男戀愛故事,但前半部的後段就越來越摻入詭譎的氣氛,後半部由一個全黑畫面(全場觀眾都以為斷片了)開始,講述一個軍人進森林獵殺傳說中的老虎魂魄的故事。這個獵殺的故事變得非常地深沈,外在的環境陰森不定之外,獵人本身也因為面對獨處的狩獵,開始面對自己內心的野獸。

但在電影一開始其實就已經點了後面老虎精的故事,後半段的故事把前面那一段甜美戀情做了大翻轉,呼應到片頭的引文: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頭野獸,
人就是要學著去掌控那頭野獸。」

沒有前半段的甜美,後面的恐懼就沒來由,沒有後面的深沈,前半段的歡樂就顯得無所謂。雖然片子斬得太過分明,但瑕不掩瑜。

4顆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eslows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