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毀掉你看部電影、看場戲劇、聽場音樂會的,通常不會是表演者或創作者,而是觀眾,那種像是慧星要來撞地球時如難民般奔逃的觀眾。逃難的觀眾像沒命般地在音樂乍止未止、大幕將落未落時發瘋地鼓掌,像是搶北港香爐頭香一樣,深恐自己的掌聲慢人家半拍。匆匆鼓完又怕劇院著火,抓起隨身物品,啪躂啪躂閃過一整排觀眾的膝蓋奪門而出。

前陣子電視上有一個很有趣的音樂網站廣告,內容是一場音樂會,台下的觀眾卻在不適宜的時機鼓掌,引起全場尷尬。網站廣告就說,為避免尷尬,請多上網站去聽音樂,增進自己的音樂常識。如果聽的是現場的古典音樂會,要知道什麼時候鼓掌很簡單,一點也不困難,只要看指揮的動作,如果是手完全放下來不再架出姿勢,轉過來鞠躬致意,那就是一首曲子完結,該是鼓掌的時候。有時候指揮放下手,但一點也沒轉身的意思,那通常是在樂章中間的停頓,不是一首曲子的完結,所以也不應該鼓掌,以免打亂演出整首曲子情緒的完整。所以,指揮手放下然後轉身致意,那是最保險的判斷方式。很簡單,也不容易出錯。但是實際上在演出現場卻常發現有各式各樣的尷尬情況,真不曉得鼓掌是為了表達欣賞還是要來毀滅表演的。我的印象中有兩次非常尷尬的經驗,一次是在高雄文化中心至德堂,一次是在台北國家音樂廳。以我的經驗,國家音樂廳的觀眾經驗比較豐富,少有出錯,但在其他表演場合要看到有合宜的觀眾反應便得靠運氣了。幾年前在至德堂那次演出,印象中是演出古典時期的交響曲,曲子長度不長所以整場表演有好幾首曲子,而且每個樂章也都很短。有幾位了不起的觀眾拚命在每個樂章之後用力鼓掌,如果是不知道規矩就算了,但這幾位老兄擺明了是故意的,第一首曲子在第一樂章鼓了掌之後,大概是被其他人制止,接下來相安無事,撐到曲子完結才鼓掌。但下半場就完全撒潑起來了,每個樂章間拚命鼓掌,而且就只剩下一兩個人鼓掌反而鼓得更激烈,大有天下皆醉我獨醒的氣勢。假如是在很激昂的樂章完結後忍不住鼓掌,那也情有可原,但偏偏都是溫暖柔和的樂曲,被那一夫當關的掌聲搞得讓人想把這些仁兄們徵召到前線去戍守邊疆。另一次在國家音樂廳,就是在我前方10點鐘方向的一位老先生,在全場靜謐的情況下,於樂章間用力鼓掌並叫好,大概全音樂廳所有的眼睛以及管風琴的炮孔都對準了他瞪去,簡文彬的指揮棒大概想戳到他老人家身上的什麼孔洞去,但他不改其樂,並在散場後受別人指責時振振有詞。也許是我們年紀輕不懂音樂吧。

鼓不鼓掌是一回事,但搶先鼓掌那就讓人氣短甚至倒陽了。在很爆裂激昂的樂曲之後用力鼓掌叫好,那當然沒錯,但有很多曲子是哀怨悠長然後慢慢消音結束,通常最妙的就是在指揮讓聲音慢慢消失到若有似無,所有的聽眾都張大耳朵眼睛看的指揮細微的動作,不知道那樂音還在擴散還是飄渺無蹤,非得要等指揮放下手,所有的人吸口氣轉換情緒之後再來鼓掌,才不會破壞表演的完整。但偏偏有人在演奏像柴可夫斯基《第六號交響曲》終樂章這樣哀傷綿延不絕的音樂末尾,以為自己聽不到聲響便立刻鼓掌,將作曲家的綿綿哀慟原意全部打散,所有沈浸在樂音當中的聽眾立刻被打醒,只有一個「幹」字能脫口而出。絕對與年幾年傅聰在台南市文化中心表演的驚人紀錄有得比:那次表演時有小孩觀眾玩弄座椅發出聲響干擾鋼琴家,鋼琴家後來忍不住停下音樂對觀眾教訓了一頓,這大概也是表演史上值得記上一筆的優秀案例。

不只音樂,我以為所有的悲劇演出都不宜鼓掌謝幕,如果沈浸在劇中深沈的氛圍下,怎麼有餘裕去燃起興奮之情用力鼓掌叫好呢?想想看,看完《推銷員之死》,如果演出很棒,那觀眾應該現在深沈的哀思當中,難道每個觀眾比職業演員還善於變臉?看完《哈姆雷特》,王子死去,王子的朋友哀傷地說完結尾,誰來打斷這一切的沈思與反省?鼓不鼓掌才是真的to be or not to be。

相較之下,音樂廳、劇場裡面的觀眾還算客氣,在電影院這種不知被當作娛樂場所還是藝術展演場所的觀眾便毫不客氣了。很多觀眾不知道在趕什麼,劇情尚未結束還在慢慢收尾時便迫不及待地起身,還叫身邊一起來的小孩、朋友趕緊走,彷彿電影院門口有捷運要發車一般。也不奢求觀眾要看到片尾工作人員名單字幕跑完才走(很多電影院根本把字幕切掉,想看也沒得看),但好歹等字幕開始跑出來再收拾吧。我甚至看過距離跑字幕還有三分鐘時,放映師便在兩旁打出「謝謝您的光臨,請由兩側出口依序出場,也請順手帶走您的垃圾…」,完全是大煞風景的干擾。原諒我的說詞,由這些小地方都可以看出某個公司的經營或是整體社會文化面貌,從不為服務對象或其他觀眾著想的文化,是需要更深刻加強的。

說實在,對於這些逃難的觀眾我一點辦法也沒有,只能勉強自己不去注意,盡量忽視干擾,只怕我越發在意,就越發不能在這個社會生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eslows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