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來,我缺的是時間,不是靈感。

或許很多人都會覺得靈感可遇不可求,也聽過太多創作者(通常是文學作家)為文感嘆靈感之難得,然後就開始講述哪位偉大的作家用什麼奇特的方法追逐靈感,比如某位西洋的作家常被提起他焚稿以祭繆思女神求靈感的故事,或者是另外一位詩人在睡夢中做了一手長詩,自己嘆服不已,醒來之後馬上抓起紙筆記錄夢中所得的詩句,但卻在未完之際有客來訪,之後便記不得了,這首名詩也就以此缺漏的樣貌流傳下來。可是靈感不只做文學創作者所需,各行各業的人都需要,在工作上有所突破都需要努力與靈感,靈感是將平日努力點上靈光的奇妙念頭。偏偏靈感卻被文藝創作者所獨佔,甚至是文學創作者,其他工作者用的詞彙是「創意」,看起來較靈感可以捉摸一些、理性一些,但那個父與作品創意扭轉的奇妙之點就是靈感。很多人也說過,靈感或創意只是一件工作的百分之一,其他百分之九十九還是得靠努力及經驗累積,不然空有那百分之一的靈感也不足以完成作品。這種說法常常聽及,但很多人還是迷信靈感,但在前陣子聽了一位作家講他創作的過程,我實在深有感觸。作家說他的創作不是其他人想像的那種很浪漫的到處旅遊到處與人接觸,他就是每天定時坐下來創作,跟一般上班族差不多的工作時間,早餐後做到吃晚餐前。在這樣定時的創作中,很多想法就會不斷由創作的過程一一被勾引出來,藉由創作他可以不斷滋生更多創作的想法。

當我聽到這番話時,我有種被震撼到的感覺,真的就是這樣呀。所以相較之下,我缺的是時間,不是靈感。

我也有很多想要寫的東西,也收集了資料準備要寫的東西,但我連看資料的時間都缺乏,寫東西也只能湊零碎的時間胡亂寫一篇,看看部落格太久沒文章,趕緊貼一篇上來。很多寫出來的東西都是靠著以往的一些經驗湊出來的,想要鑽新的東西,或是把正在寫東西時又想到的想法加以發展,我就沒時間了。

所以,能掌握創作時間的人,更能掌握靈感。

以前寫詩時,需要很多很多的時間。並不是說要花很多時間寫,而是要花很多時間讀詩、醞釀,而且詩要讀進去對我來說是需要有一斷漫長而優緩的時間。在這麼多的前提準備之下,突然腦袋裡面某種韻律被打通了,我才有辦法拿出筆來開始草擬,和我寫其他類型的作品完全不一樣的過程。也因此,我的詩作寫的最密集的時間是當兵時,每天有一大段一大段的空白時間供我使用,即使是站哨或出什麼公差,我腦海裡就不斷地尋找字句的韻律。這種空閒在退伍之後全然消失,念完書進入職場,腦袋已被壓榨過度,更不可能留什麼空白。這可能是個人的書寫習慣,所以我就很羨慕「專業」的詩人,幾乎可以把日常生活的感受化成韻律,即使在很忙碌的行程裡。

以前讀過Ernst Gombrich(貢布里希,臺灣讀者最熟悉的應該是他寫的《藝術的故事》(聯經出版))的一篇論文“Truth and the Stereotype”,討論美術史裡面創作者怎麼再現所見事物。他認為,與其說繪畫者畫出他們所見,更正確的應該是繪畫者依其所受的訓練和他的技巧,以自前人學到的圖像模式來拼湊出他所描摩的對象。也就是說,創作者不是憑空把要描摩的對象轉錄在畫布上,而是遷就他的訓練和已經有的圖像模式。這不禁讓我想到羅蘭‧巴特否定原創性時指出人類的書寫用的都是既有的字詞,怎麼算是原創?

既然我們的創作都必須依賴語言、思考基模的影響,所以我對自己需要在經過漫長的閱讀之後才能進入某種自己認為準備好的可以創作的情境不會感到沮喪,只是我的反應比較慢,只是我的時間被切切割得比較碎而已。也許等哪一天我有很多時間用來做自己的創作(而不是為了餬口工作的創作),有了一大段一大段的時間可以使用,而靈感卻被我用完了,那再說吧。但我想,在那樣的創作情況下,靈感是會不斷湧生出來的,繆思女神就在心智的勞動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eslows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