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與出版業扯上關係到今年也是第七個年頭了,這些年來的出版,特別是這四、五年我更深入參與之後,有點感嘆我生不逢時,因為百花齊放活力旺盛的時代我只是拚命買書,等我加入之後整個出版正面臨一個銷售衰退的局面,即使2003年SARS之年都比現在有活力得多。與以往相比,現在的出版創意、種類、花樣是變多了,但銷售卻是呈現恐怖的斷裂現象。這幾年大家會看到許多小說賣得非常好,許多與電影相關的書賣得非常好,還有生活性的書、美容性的書也都突破以往的銷售限度,銷量屢破新高成為話題。但沒辦法成為話題的書更多,退書量一年一年增加,非連鎖書店一家關一家,以往可以賣兩三千冊的書,到了2006年往往不到一千冊。讀者都往暢銷書集中,其他書籍爹不疼娘不愛,讀者的閱讀眼光廣了、挑剔了,但下手卻集中了。開會時,老闆突然問,「你們覺得現在出版市場是谷底了,那這個谷底會維持多久?」同事們一一被點名回答,一年到三年不等,輪到我時,我說:「我比較悲觀,五、六年吧!」我沒有說的是,現在還不是最底,最底應該會發生在2007年底到2009年底這兩年左右。環顧一下同事的回答,除了一位同事說:「我看不出來有什麼原因可以回升」之外,我的答案是谷底最久的。而老闆的答案是「二十年」,以他前瞻性眼光講出這樣的評語,大家不能說心底都蒙上大片陰影。

我不知道老闆推測的原因為何,但我的答案由來的理由有幾點,這幾個原因都存在,只是這些原因會存在多久,多就會有變化,就變成個人主觀直覺測量的差異了。我的理由:


一、出版市場通路的價格破壞持續進行。

從2001年開始,網路書店的銷售由緩趨向高度成長。消費習慣改變是一個大原因,便利商店通路的加持也是一個大原因,另一個大原因是藉由免庫存和實體店鋪經營所節省下來的成本,因此降低的費用所被轉換成價格破壞的武器。價格破壞之後,短期內為了吸引消費者,所有的通路一定跟著做價格破壞戰,然而這一割喉,就是要求出版社再降低進貨價格,也犧牲通路市場的利潤來博取銷路,每一方都被割到喉嚨。

專營網路書店的業者想要把餅通吃,在各種機會上打擊、嘲諷開實體書店,但網路書店的業績其實是實體書店供養出來的,少了一家書店,網路書店就少了一個展示真實書籍的場所,也減少讀者接觸到真實書籍的機會。長此以往,最後的平衡會維持在實體和網路兩者不得不相濡以沫的恐怖平衡上,但那時恐怕已是兩大集團獨佔的局面。讀者能夠選擇的機會變少,只剩大型出版社能夠維持經營,爭取實體和網路兩大通路的合作,出版量變保守,種類也少,會變成衰退的冰河期。


二、暢銷書種的排擠

這兩年已經出現大暢銷書支撐銷售,大者恆大的局面,以往小型出版社或者大型出版設想以一些可以回本的小書來保持多樣出版的作法已經行不通。小書缺乏行銷資源,就失去了能見度,再加上媒體視圖書出版新聞、文化新聞為票房毒藥,不太做報導,也使讀者失去藉由媒體來獲得新書消息的機會,只剩下跟影視政治相關的書籍能夠曝光。影響所及,使得出版社紛紛投注精力在話題書和所謂的銷售大書,其他的書籍在種類和印製數量上就會慢慢萎縮。自解嚴以來百花齊放的出版狀況,到此告一段落。政治放開來的,由市場來終結。


三、文學閱讀的誤導及萎縮

臺灣一年會產生一千人次以上的文學獎得主,在台灣現今文學出版品平均銷售難以突破二千本的情況下,兩者形成驚人的對比。臺灣有多少的文學閱讀人口來形成文學土壤培養文學創作者?文學創作者是不是硬在貧瘠的土地上拚命撒種,而且由貧瘠土壤成長出來的種子也營養不良,造成弱勢的種子更難發芽、成長的狀況?

現今臺灣的主要文學獎大都是由媒體主辦,公布比賽規則,邀請創作者將其尚未發表過的作品投來參賽,這種作法和在台灣的讀者常聽到的外國的文學獎,通常由該年度出版品中評選出最佳者的方式是很不同的。這些文學獎性質和主辦單位大都為媒體脫不了關係,各媒體為了獨攬作品的發表權,當然以未發表而得獎後能在自家報刊刊載為徵選目標。在媒體日益發展,各種不同類型媒體的多元競爭之下,傳統的報紙副刊不斷受到經營的壓力,往輕薄扼要的方向演變,也形成創作者為得獎而根據各種徵獎辦法與評審習慣而量身打造作品的現象。大概也因為如此,在台灣很少看到如歐美日本出版那麼多的長篇小說作品。

這就像考試引導教學一樣。並不是考試引導教學不好,而是怎麼的考試可以讓教學多元化、均衡化;文學獎的立意應該也是在此:怎麼讓這個社會的文學閱讀和創作有多元而均衡的發展,身為考試者的文學獎主辦單位,應該要由此多想想。


四、環境的束縛

先抄兩段楊照〈我們還能怎麼辦?〉:

「在封閉、貧乏的年代,沒那麼多五光十色的現象,所以必須去探索有限現象背後更多的意義靈光;然而今天卻是:過多過飽足的現象,讓人沒有餘裕、更沒有胃口去深究現象之間的關係,以及現象背後的意義。

「現象以其快速炫目的變化,壓在空洞的意義上,進而讓人忘卻了意義層次的存在,以為現象,現象所占據的時空,就是一切。現象的浮動變化,製造了一種迫切感的假想:啊,那麼多那麼亂的變化不時發生,接收捕捉都來不及了,哪有時間想別的?」

……………

「越是投身在如此現象變化追逐中,我們的經驗能力越薄弱、越匱乏。真正的困頓、疲乏,其實是「無聊」所造成的。被太多太多老是同樣的東西搞得無聊不堪,再也燃不起熱情活力來,當然覺得疲憊不堪。

「然而,面對這些「無聊」而來的疲憊,流行的藥方竟然是『放空』、『慢活』。我們已經太無聊了,卻還要我們乾脆去發呆,這算哪門子答案?

「無聊,只能用豐富來對話。豐富,就只能從找到不同的、新鮮的,看待世界的角度去培養。迫切的時代裡,反而正是被視為沒有迫切需求的「思想」,找出世界新關聯新意義的工作,才能將人自無聊憊懶中拉拔出來。

「錯亂錯置的迫切感。最迫切需要思想的無聊深淵中,人們卻主張生活太迫切了,所以沒辦法等待思想。越沒有思想,當然就越找不出自無聊深淵中爬出的途徑了。」


我有點「斷章取義」地把這兩段文字字原先的脈絡裡面取出來,先不管楊照這兩段文字要引導出往下他的論點是什麼,他也明白地點出現代人對於思考的困境:被太多無聊的訊息和現象轟炸,過於無聊而疲憊到不想思考,以為不去思考是逃離這一切的良方。當然楊照指出,唯有更深刻地思考才能破除無聊,但大部分的人立即的反應是躲避,躲避了幾天,然後又不得不去面對龐大的無聊轟炸。很少人會想到能夠解決這一切的是深刻地思考,讓思考抵禦無聊的轟炸。

不思考,當然也就不會需要思考的良伴:書籍。為了逃開無聊而躲避思考,也連同書籍一起躲避掉了。我會以為這是現代人躲避閱讀的原因,跟什麼世代閱讀習慣斷層,或是年輕人不讀書之類的理由沒有太大關係。這兩年動輒數十萬冊銷量的書籍,我常在通勤時看到年輕人閱讀。閱讀只是種類集中,不是總量減少,而且需要多一點思考的閱讀比以往更容易被避免了。這樣所產生的後遺症,不必再分析,大家也都可以想像得到。









由這幾個現象來看,出版的長期低靡甚至導致崩壞是必然的,只是差別在於會崩壞多久?因為價格戰,所以出版品的定價會開始拉高,定價拉高不會首先因為紙漿成本上漲,而是更致命的價格割喉戰先來觸發。高價造成消費緊縮,通路又不得不再割喉促銷,之後就有可能出現臺灣一直沒出現的精裝本制度來把價格抬到最高,所有的市場局面就會為之大變,那就不是現在的市場狀況了。也許那個時候會是形成比較向歐美日本的出版市場局面,也在經歷價格割喉之後使從業者瞭解價格割喉的可怕,而像日本一樣形成統一定價局面。

這似乎會是另一個比較好的未來,但現在來說這個,實在也像是尼安德塔人在聊現代人了。




- 相關閱讀 -
國家不幸詩家幸
美感的動力
誤導的文學獎
小說:下一個文化殖民領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eslows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 人氣()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