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小說創作即將變成下一個被文化殖民的領域。

也許對許多仍保持閱讀習慣的人來說,臺灣本土的小說創作衰頹不是什麼大新聞,反正臺灣人在書籍閱讀的比例上自一九九0年代以來,文學類、小說類便是一直下降的。而且不獨本土創作閱讀率下降,也沒什麼人怎麼看翻譯小說,即使如村上春樹等人的銷售量居高不下,但那也是特例、異數。

在小說類書籍銷售平平的情況下,還是有很多出版公司持續推出各種小說系列,特別是以引進歐美類型小說的閱讀,希望可以慢慢改變以往臺灣出版市場上小說兩極化的情況:要嘛是較為嚴肅的文學小說,不然就是極度輕鬆娛樂消費的紙漿小說(pulp fiction),中間的閱讀階層不見了。一九七0年代以前大紅的武俠小說創作在八0年代已經漸趨沒落,武俠小說支撐以往類型、通俗、中眉(middle brow)的閱讀類型在八0年代以後落空,這些中間的讀者轉向生活化、實用化、工具化的閱讀上,小說不再被需要。有一些新的年輕創作者的小說作品,也許會被歸類為文學性小說,在這情況下也被移來當作填補小說閱讀缺口的替代品。隨著社會越來越開放、經濟發展加速、政治解嚴之後,讀者有更多、更新被創造出來的閱讀需求要被滿足。財經類、趨勢類、歷史類、生活類的書籍竄起,開創了以往沒有的閱讀市場,小說漸被排擠。再加上小說閱讀的非急迫性,在日益繁忙的商業社會中便不受重視。以往所謂「五小」的文學性版社出版量日減,到了一九九0年代中期,即使龐大如遠流出版公司,旗下的「小說館」出版線也日益萎縮,文學性小說創作的質與量都快速下滑。但這時候另一股出版思考日益成形,覺得有必要恢復以休閒為主要目的、而且具有一定文學性的小說閱讀行為需要維持。所以可以看到時報出版開發了「紅小說」、「藍小說」兩個系列,前者以中文小說創作為主,後者則是翻譯的小說。幾年後臉譜出版公司創立,除了商業書之外,主力出版方向是西方推理小說的譯介。在一些出版社和引路人的努力下,推理小說慢慢被橫移到臺灣的出版市場,臺灣讀者開始密集補課歐美日本超過一世紀以來的推理閱讀史,連帶的也開始讓讀者關注這些類型小說的閱讀,開始有其他延伸的類型小說出來。

推廣類型小說很大的助力是電視、電影,改編成電影的小說較容易得到讀者的注意,雖然不一定每次都有效。邁入千禧年之後,有三個大的引爆點改變了臺灣讀者閱讀小說的風貌。首先當然是哈利波特系列小說的乍紅:哈利波特系列先在英國然後美國是漸次風靡開來,花了幾年時間的醞釀。第四集出版時在英國和美國同步出版,大肆宣傳的消息在已經建構成全球化、美國化的新聞、網路消息市場中變成新鮮受注目的話題,因此第一集《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中文版搭配全球行銷英文版第四集的有利消息下,以及其後的改編電影,在台灣一舉成名憑空賣出九十萬冊。這是很久很久沒有出現過的圖書銷售數字,在這之前大概只有一九九六年暢銷四、五十萬冊的《EQ》,以及大概同樣數字的《西藏生死書》、《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而這次,竟然是一本小說創下如此的數字,而且還是青少年小說。從此,臺灣出版界的小說出版想像力被打開,挾全球化之力,可以將國外暢銷的小說做到這種程度,不再是不可能的夢想。

當然,你也知道第二、第三個引爆點是什麼,就是《魔戒》和《達文西密碼》。《魔戒》在電影拍攝前老早有了由大陸引進的六冊裝譯本,但一直賣不動,直到電影上映前一個月以新的譯本搭配電影宣傳上市,透過大眾傳媒和網路社群,引爆了驚人的銷量,如此龐大的作品一樣照賣不誤,讓讀者非趕風潮似的不買不行。更為奇特的是《達文西密碼》。憑藉的只是國外的口碑、銷售記錄,以及新奇、節奏快速的情節,在沒有任何其他影視相關的搭配之下,從2004年8月中文版上市便創下銷售熱潮,兩年後電影上映只是錦上添花,這本書又讓臺灣出版界、書店通路圈看到一個新的可能。一本書,讓所有出版相關從業人在摸索了十餘年沒有出路的情況下,見到一條坦途,出版公司開始知道怎麼樣行銷、包裝一本有潛力的書籍,連鎖書店知道怎麼透過通路的龐大力量讓讀者願意去買一本強力推薦的書籍。因此這兩年我們看到了《追風箏的孩子》、《風之影》、《歷史學家》、《四的法則》、《夜巡者》,搭著大同小異的方式,一本一本攻上暢銷書排行榜,使得2006年的年度銷售前十名,超過一半是這些兩年前不敢想像會賣得這般好的翻譯小說,而且每本厚厚如磚。

如果是全球化的效應之下,世界各地的小說創作如同全球電影被好萊塢夾殺的情況就罷了,但不是這樣的情況,沒有一個地方如臺灣這樣讓自己的文化創作萎縮成如此景況,這是我今年閱讀《英格力士》時產生的感慨。《英格力士》是中國作家王剛的作品,描述一個文革時在新疆的小孩對於英語學習狂熱的成長小說,寫得非常動人、鮮活,使我感慨怎麼很久沒有見到臺灣作家寫出這樣酣暢淋漓的作品。大約在這時間,同樣也是中國小說家余華的《兄弟》上下冊陸續出版,也引發銷售和討論熱潮,在台灣的銷售成績也不俗。但臺灣的小說創作者能夠得到這麼大版面注意的,除了侯文詠之外,就屬於娛樂性質的藤井樹和九把刀。

如何定位藤井樹和九把刀,不是本文想做的,我更想談在這幾位在銷售上有能見度的作者之外,臺灣的小說創作還能有什麼牛肉可以端出來給讀者?這也是為什麼我在閱讀《英格力士》時會引發這樣的感嘆。缺乏好的作品,便不能有好的宣傳方式搭配而引發銷售。引進國外的小說作品,可以有現成的國外經驗、銷售數字可以參考、背書,比一本全新的號稱有銷售潛力的國內新作讓出版公司和書店通路更有信心去操作,而且在長期缺乏本土暢銷小說的情況下,更沒人願意下這個賭注。回到創作本身的問題,一個二十幾年來缺乏持續而良好長篇小說創作的土壤,不可能一下子長出什麼現在被翻譯小說打開的市場能夠接受的作品。此外,長久以往在幾個報社文學獎主導的情況下,小說創作受限於副刊版面而徵獎標準日益縮小字數,沒有人練習長篇作品,而短篇作品集又不夠吸引力(國內外作品都一樣),造成現今創作的荒蕪。

小說出版的領域會不會如電影淪陷給好萊塢,漫畫淪陷給日本,電視劇相繼淪陷給日本、韓國之後,臺灣又將交出一塊文化領域,變成他國的殖民地?以目前的出版市場來看,是極有可能的,雖然已經有一兩家出版社朝著獎掖長篇小說的方向進行,但至今效果有限。而能見度高一些的報紙、公家文學獎,卻還沒意識到這個問題,依舊在看自己肚臍眼的老路上打轉,那些獎項已經連吸引讀者看報的效果都沒有了,怎麼還能擔負起鼓勵創作的責任?希望有權扭轉遊戲辦法的人重新思考一下,該鼓勵的是符合讀者需要的創作、出版,而不是留在二十年前希望可以透過獎項吸引讀者閱報的心態,這些因此心態所衍生出來的文藝獎辦法實在把臺灣文學創作害慘了。

另一重要的因素是,缺乏職業制度、專業尊重的臺灣,樣樣處在半調子的情況,還能夠有多少籌碼和來自全世界的創作者一較高下?沒有能夠專心書寫創作的作家,為了生活以書寫為志的人必須到處打工、兼職,或者得找一份固定的工作,然後在餘暇時間從事寫作,但往往是創作漸被工作、家庭侵蝕,不了了之。對專業的不尊重,整體產業體質虛弱,從業人員平均報酬過低,也使得出版、書籍銷售業的人才吸引力不足,人才參差導致經驗難以穩定累積,沒辦法有效地向讀者推薦作品,想要有更晉一級的發展是大難事。

也許很多人認為讀不讀小說無關緊要,說實在的,小說也沒什麼「實用性」,至少評比不出來。但小說帶給人的是一種想像力和抽象秩序的體驗過程,人類一旦缺少這些經驗,便沒辦法去想見未來、做抽象的演繹和規劃。有時我不免想臺灣目前走到這種爛坑絕境的窘況,是不是和我們長期以來缺少小說閱讀有關,我們對於自身的想像在哪裡?我們的《百年孤寂》在哪裡?


後記:文中很多想法是近來不斷和同事、朋友討論出來的,非我一人所見,我只是將其書寫出來而已。非敢掠美,在此說明。



■本文原載於《大聲誌》2006年11-12月合刊本。




- 相關閱讀 -
國家不幸詩家幸
美感的動力
谷底到何時?
誤導的文學獎
小說:下一個文化殖民領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eslows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