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的台北國際書展結束。延續兩年來的出版業業績衰退,今年的書展參展出版社減少,雖然參觀人數增加但總體業績恐怕又比去年掉一些。這是書展前業界就預測到的,全球景氣下滑,再加上中小學開學,以及連日寒流陰雨,都不利書展業績推廣。到底書展的目的為何?前兩年定調為版權交易和書籍銷售並進,但因為全球化和通訊便利之後,書展上的版權交易功能便漸漸式微,現在隨時可以買賣版權,不必等到書展。連全球最大的法蘭克福書展都面臨這樣的情況,一向輸入遠大於輸出的台灣出版業,版權交易功能更是不必多說。

可見的,台北國際書展的實際功能就剩下書籍銷售。但這幾年的書展新聞都不斷出現「書展淪為大賣場」的批評,仔細推敲,這是滿奇怪的批評思考。猶記得2004年的台北國際書展,那一年的業績常紅,大部分的參展者樂呵呵,記憶中好像也是被批評銷售書籍重於一切,是大賣場。四年之後業績慘澹下滑,卻因為某些參展者低價促銷以換取業績,也被批評為大賣場。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讀者捧場買書,是大賣場,讀者看緊荷包參展者努力促銷,也是大賣場。廢話!這本來就是大賣場呀,為什麼「批評」賣場是賣場,這算批評嗎?

要批評,應該得要更深入分析,這才算是負責的評論式報導。

書籍銷售一向是台北國際書展的主要功能,也是吸引眾出版社參與的因素,以往不參展的圓神集團、皇冠集團、大田出版,不參加的因素是考量所費的人力物力和銷售所得的平衡問題,今年不參加的洪範、爾雅、行人,也是因為收入支出平衡的問題。參加台北國際書展不像參加波隆納書展、法蘭克福書展等僅具有形象和版權交易的意義,業績的考量會佔最大因素。一樣是展售會,傢俱展、電腦展不會被批評促銷,反而被標榜為利基,但書展上的低價促銷卻被批評,到底批評標準該怎麼取捨呢?

如果認為書籍具有文化意義、知識意義,不應該賤賣,那更應該被批評(更應該要修正的)的是連年長期以低折扣吸引讀者的各種書店促銷手段。因為這些連年的低價,使得書展上的價格怎樣也比不過書店的各種促銷,當然吸引不了以往願意為了價格因素而到書展一次大採購的讀者,為了業績部分參展者只好割喉下狠招。平日這些低價換取業績的書店也沒被批評,反而被報導其業績因此每年成長多少,儼然被捧成產業龍頭。但這個產業龍頭的地位是犧牲什麼換來的,沒有媒體深入分析批評,因為這不是一個特定短時間的活動可以炒新聞的短線,所以簡化當作無須注意的日常,不值得報導。可是就是因為這個日常,使得台北國際書展變成現在的樣貌。要批評書展,不得不先檢視這個產業的日常是什麼狀況所導致,忽略這部分,光看六天的書展,是檢討不出什麼東西的。

真正該檢討的,也許是「低價」這個問題,不管是在書展或是在日常。跟其他商品比起來,書籍的成本結構讓出版者、發行者、銷售者三方的利潤都很低,一旦折扣打下來,三方的折扣又更低。低價反映在出版者上頭的,便是減損開發優良書籍的資源和能力,讓商品質感和樣貌更為萎縮,影響所及是包括發行者和銷售者都受害。(仔細檢視2007年新出版書籍,就會發現利潤萎縮和折扣的因素,已經使得臺灣出版品的樣貌單一化、無聊化了。而且不只是徵兆,而是已經成為重症。)如果價格因素無法在短期內解決,台灣出版業的低靡不會解決。一旦消費者習慣低折扣,產品價值感受(不是價格)便會隨著價格變低而降低。更不幸的是,書籍是少數會將價格標出來上的商品,(想想你家的冰箱電視洗衣機衣櫥衣服桌子椅子筷子冷氣機CD電腦手機包包運動鞋維他命抱枕沙發窗簾眼鏡等等,有哪些東西上面印有無法去除的標價?)單一書籍的價格只會越來越被縮減。書也無法像名牌服裝包包一樣以高價策略抬高價值,書籍定價僅有一個範圍不廣的可接受範圍,定價策略在出版業僅有少數特例行得通,而且通常是低價策略而不是高價策略。所以在可以想見的未來,若是低價劣勢無法改善,這個產業的價值將會因此不斷貶抑,創造力也會蕩然無存。

書展是大賣場很正常,讓大家願意去買書更應該鼓勵,畢竟書展不是公益機構,得靠銷售維持產業的正常運作。必須檢討的是到底是大賣場還是賤賣場?為什麼會有賤賣的狀況出現?到底是哪些單位賤賣書籍?賤賣者戰全體參展者多少比例?若以一兩家賤賣者當作全部參展者的共同狀況,是很不公平的。最應該要檢討的是,出版業者在銷售價格上到底能不能好好檢討,守住有價值的價格。一旦把自己看賤了,別人怎麼不把你看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eslows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