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5678.JPG

《贖罪》(Atonement)真是一部棒呆了的電影,我和朋友懷著期待,上映第一天便到台北最大廳的西門町國賓戲院觀賞。影片果然很棒,我心裡面暗想:不會在剛過年才11天便看到我心中的年度最佳影片了吧。電影結局是不可能出現的想像歡樂畫面,但所有觀眾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同感悲傷莫名。我們看得不可扼抑,沈浸在悲傷的情緒中,眼眶紅紅、淚水欲滾還留。突然間,畫面上的主角名字都還沒跑完,整個廳就燈光大亮,動人的音樂被中斷(畫面還繼續走),插入錄製好的廣播:「國賓戲院感謝您的蒞臨,巴拉巴拉巴拉……。」我和朋友都非常錯愕,「所幸」廣播十幾二十秒講完,音樂繼續,燈還是大亮,我們稍稍鬆了一口氣,可以慢慢整理情緒。但這個「所幸」延續不到二十秒,畫面中斷,大幕拉起,下達逐客令了。我們的情緒還沒整理完,便被迫離場,情緒整個被憤怒取代,覺得電影沒看完。

這是號稱全臺最大、設備最好的電影院。從小我看很多電影,都是在電影院,但從沒看完過片尾字幕(我的少年期從沒到台北看過影展),因為片尾大都被切除,認知上都以第一行片尾字幕跑出來當作影片結束。會看到片尾結束的影片,大概只有成龍的電影,因為有幕後的NG鏡頭,大家都知道看成龍電影得讓字幕跑完把NG鏡頭看完。其他的電影,因為都只有配樂和字幕跑跑跑,電影院為了省電、節省播出時間,早早把放映機關掉,(也有的是把膠捲切掉,等下檔時再接上去,)從沒人在乎。(或有人在乎,但也沒電影院在意。)

開始意識到片尾這件事時我都二十一歲了,第一次脫離沒有片尾的環境,跑到有播放片尾的地方,才會思考這是怎麼一回事。那年夏天在英國劍橋小巷弄中的藝術劇院看了當年得到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的《恨》(La Haine),影片令人震撼地結束,更讓我震撼的是,沒有人在跑完片尾字幕前離場。所有觀眾在黑暗中咀嚼剛剛的震撼、思索,我聽見有人淡淡地嘆息表達感受,有人深深地呼出一口氣,但沒有人離開破壞全體的思索氛圍。

我嚇壞了。雖然這家是藝術劇院(Art Theatre),可這種觀眾的觀影素養太讓我震撼了,即使電影院肯放完片尾,但要做到觀眾不離不棄,實在太難。後來到台北工作,開始看影展,片尾在影展時都會放完,可是要觀眾悠閒地坐著回想一下影片,大概只有三成左右的影展觀眾做得到吧。那一家小小的藝術電影院是怎麼辦到的?

那看完片尾有什麼了不起嗎?其實也沒什麼了不起,但你會看完舞台劇、音樂會、演唱會或舞蹈表演,會在還沒安可或謝幕便匆匆忙忙閃人嗎?很少人會這樣,因為謝幕也是表演的一部份,而片尾也是電影的一部份,要求把片尾放完,是買票觀眾的基本權益,而且是花錢買來的權益。電影院便不能偷工減料剝奪,身為觀眾的我愛看不看是我的自由,但只要有任何一位觀眾還待在電影院裡面看片尾,沒有人可以剝奪他花錢換來的權益。

因此我在此發起一個「還我片尾」的串連活動,我會把我從2008年1月起看電影看到的電影院狀況寫下來供大家參考,也希望各位朋友若是在看電影時注意到這件事,也來回應這篇文章,談談你到哪家電影院他們有沒有放映完片尾。我會把每篇回應提供的資料整理起來,做成一個表列供大家參考。如果你想要舒適地看完一部完整的影片,大家提供的有放映完片尾的電影院資訊,便可以讓你在選擇電影院時做參考。也希望這個串連活動能夠影響電影院業者,我會在湊到足夠資料時,寄送給不放完片尾的電影院參考一下大家的心聲。另外,我也請朋友做了一個可愛的串連的icon,若您願意,也可以引用下面的語法,把這icon放在您的部落格,讓更多人看到這個活動,彙集更多力量來維護本來屬於我們觀眾的權益。



give-back-my-tail.jpg



串連語法(呈現的圖會比上面看到的這個小一半,不必擔心):

<a href="http://www.ccuart.org/kieslowski/2008/03/post_164.html" target="_blank"><div
align="center">
<img alt="give-back-my-tail.jpg" src="http://www.ccuart.org/kieslowski/give-back-my-tail.jpg" width="120" height="117" />
</div></a>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eslows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