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我們嫁給了工作 (1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008的台北國際書展結束。延續兩年來的出版業業績衰退,今年的書展參展出版社減少,雖然參觀人數增加但總體業績恐怕又比去年掉一些。這是書展前業界就預測到的,全球景氣下滑,再加上中小學開學,以及連日寒流陰雨,都不利書展業績推廣。到底書展的目的為何?前兩年定調為版權交易和書籍銷售並進,但因為全球化和通訊便利之後,書展上的版權交易功能便漸漸式微,現在隨時可以買賣版權,不必等到書展。連全球最大的法蘭克福書展都面臨這樣的情況,一向輸入遠大於輸出的台灣出版業,版權交易功能更是不必多說。

可見的,台北國際書展的實際功能就剩下書籍銷售。但這幾年的書展新聞都不斷出現「書展淪為大賣場」的批評,仔細推敲,這是滿奇怪的批評思考。猶記得2004年的台北國際書展,那一年的業績常紅,大部分的參展者樂呵呵,記憶中好像也是被批評銷售書籍重於一切,是大賣場。四年之後業績慘澹下滑,卻因為某些參展者低價促銷以換取業績,也被批評為大賣場。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讀者捧場買書,是大賣場,讀者看緊荷包參展者努力促銷,也是大賣場。廢話!這本來就是大賣場呀,為什麼「批評」賣場是賣場,這算批評嗎?

要批評,應該得要更深入分析,這才算是負責的評論式報導。

書籍銷售一向是台北國際書展的主要功能,也是吸引眾出版社參與的因素,以往不參展的圓神集團、皇冠集團、大田出版,不參加的因素是考量所費的人力物力和銷售所得的平衡問題,今年不參加的洪範、爾雅、行人,也是因為收入支出平衡的問題。參加台北國際書展不像參加波隆納書展、法蘭克福書展等僅具有形象和版權交易的意義,業績的考量會佔最大因素。一樣是展售會,傢俱展、電腦展不會被批評促銷,反而被標榜為利基,但書展上的低價促銷卻被批評,到底批評標準該怎麼取捨呢?

如果認為書籍具有文化意義、知識意義,不應該賤賣,那更應該被批評(更應該要修正的)的是連年長期以低折扣吸引讀者的各種書店促銷手段。因為這些連年的低價,使得書展上的價格怎樣也比不過書店的各種促銷,當然吸引不了以往願意為了價格因素而到書展一次大採購的讀者,為了業績部分參展者只好割喉下狠招。平日這些低價換取業績的書店也沒被批評,反而被報導其業績因此每年成長多少,儼然被捧成產業龍頭。但這個產業龍頭的地位是犧牲什麼換來的,沒有媒體深入分析批評,因為這不是一個特定短時間的活動可以炒新聞的短線,所以簡化當作無須注意的日常,不值得報導。可是就是因為這個日常,使得台北國際書展變成現在的樣貌。要批評書展,不得不先檢視這個產業的日常是什麼狀況所導致,忽略這部分,光看六天的書展,是檢討不出什麼東西的。

kieslows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IMG_6585.JPG

去年,因為操作一本翻譯小說上了排行榜,在網路活動上和書店通路上搭配的方法還算有趣,導致那一陣子一直有朋友或記者問我:「試讀本是打造暢銷書的重要因素?」我的回答都是否定的,在我看來,試讀本只是一個短期內宣傳的方便工具。想要暢銷,得看這試讀本如何鋪送到準確的讀者手裡才會有效,並不是做了之後放到書店的DM桌讀者就會自動發現然後買帳。

我的意思是,試讀本背後還要有通路的強力配合,願意一起來做宣傳搭配,讓你的廣告物、試讀本能夠到達最精準、最多的消費者手裡,這些消費者的某一部份才能夠變成你的書的讀者。這是我的看法,而且大概在那一段時間裡我覺得我的看法沒錯。許多同業開始複製當初我們操作的方式,但很難達到同樣的效果,除了背後通路的配合度之外,還有我說的「聖鬥士法則」:在聖鬥士面前,同樣的招數不能夠使用兩次。同樣的招數對消費者一再使用,效果就會快速遞減,買書的消費者和其他消費者不因買的是「文化產品」而另眼相看,必須要有更多、更新的刺激和誘因,才有可能讓你的新書得到大多數人的注目。但這半年看下來,我必須要修正我的看法,各出版社的試讀本越做越多,而且不只做成試讀本,還做成報紙、電子報紙、光碟,越來越多的宣傳品花樣。而這似乎變成小說類暢銷書運作的不變法則,因為讀者、書店、媒體界定重要書、重點書、大書的依歸就是這些宣傳品。這變成很有趣的狀況,人們不再看書本身好不好,而是看出版社願意砸多少錢來堆砌一本他們認為的大書,做了這些花錢的廣告物,才能夠顯示出出版社的決心和氣魄。

書本身內容的影響力退而求其次,因為消費者在書海中已經失去選擇自己要的書的判準力;也因為生活、工作太繁忙,沒有多餘的力氣去選擇自己要的書;也因為其實沒怎麼想看書,只是因為身邊的人可能都知道或在看某一本書,所以想要有一種群體的認同感,於是就買了那本被大量訊息堆出來的書。原本試讀本存在的原因是,為了輔助文學性書籍的閱讀感受傳達。非文學性的書籍,在話題性、功能性上較強,容易為讀者辨識,但文學性的書籍目的是陪讀者走過一段閱讀時光,像是時光伴遊,感受性強過功能性。

因此試讀本的目的也在於先讓讀者實地感受(雖然現在的試讀本的內文版型可能都和實際出書後不一樣),讓讀者預先判斷是不是需要這本書,讓讀者先帶回家仔細讀看看,覺得合胃口了再買。所以試讀本裡所採用的章節應該是最吸引人、最吊人胃口的部分,有點像是電影預告片一樣。但根據我的觀察,並不是所有是讀本都考慮到如何吸引人的這個關鍵,或者是根本沒辦法摘出可以呈現書籍魅力的短篇幅內容。

kieslows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偶而我一兩次在部落格文章上帶到一些工作態度,但從沒正式談我過的工作,因為我很難去寫個人實際生活而沒有任何顧慮。我會顧慮到這件事寫出來後,過一段時間我會不會自己看了覺得羞愧,會不會有朋友輾轉看到不滿,會不會有洩漏工作機密的嫌疑,總總原因讓我不寫。可是我的生活被工作佔去七、八成,不寫這些,得把剩下兩、三成的生活氣力拿來另外想文章,雖然總也是想寫才寫,但總覺得沒辦法在那七、八成中順理成章地摘一些出來實在滿可惜的。

今天寫下這個題目,我自己看得都心虛,我沒有什麼好辦法、意見要來分享,可能抱怨比較多,感嘆比較多。

我在出版業工作,可能一些網友看看我的文章猜一猜都猜得出來,但實際的工作內容可能就不是那麼清楚了。許多人可能會猜是編輯。在台灣,編輯幾乎等同出版業,可是很抱歉,我是當企畫的。那出版公司裡的企畫要做什麼事?這個問題大概是自我從事這一行以來就被問到現在,值得寫另外一篇或兩篇文章來解釋加抱怨。先簡單一句話說明,就是要把書籍形塑出來之後讓讀者知道然後想要閱讀、購買。

就這麼簡單一句話,可裡面百轉千折呀。(嘆)選一個自己的興趣當行業,有好有壞(這大概也需要另外一兩篇文章來談),好處是比較能夠有自我成就感,壞處是若因工作麻痺了之後,這興趣也就可惜了。但我覺得是興趣的工作好處多一些,最大差別在於有興趣的話可以有較多熱情和動力來維繫工作以及想法,比較能夠累積,並從累積中激發那瞬現的靈感。出版是手工業,非常需要從業者的興趣、熱情和手感,從業者對一本書沒有感覺,到頭來一定會被敏感的讀者發現。這也是出版的有趣之處,手工業就不像工廠生產線大量製造一模一樣的觸感、味道、溫度,裡面是會有人的質地在的,人的質地也就是書籍最大的內涵之一。

當出版企畫也必須面對這種人的質地因素,雖然不會直接經手做編輯、設計,但書籍的目標讀者設定、行銷方向設定,處處充滿人味,所以一個再怎麼優秀的企畫,面對自己不喜歡的書籍或沒感覺的書籍,或是工作量太多沒有足夠時間去培養出感情的書籍(這很常見),或是編輯不善於表達或不願表達,在前製階段無法讓其他相關同事感受到書籍的重點進而而產生感覺(這更常見了),當企畫的因為職責所在,也只能依靠專業和經驗,盡力把宣傳做好。(在這裡,請注意,我說的是宣傳,不是行銷,前段的工作沒做好,那就不必談行銷了,就只能論宣傳。行銷有4P,宣傳/促銷只是其中1P。)通常這樣的狀況在台灣的出版業還滿常見的,最大原因是企畫這工作不受重視之故,所以往往由行銷淪為宣傳小弟小妹。(又可寫一篇抱怨文章)如果真的沒感覺的書,那這樣也就算了,心痛會少一點,可是如果是非常有感覺的書呢?看到一本自己覺得很棒的書無法多做些什麼介紹給更多人,那種心痛的感覺可也是會連續讓人一兩周睡不好的。

kieslows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應該早要公告了,但拖了一個多月。

五月底的時候,文藝廊主機搬遷,同時部落格架設軟體升級,結果造成以前我這邊所有的設定都不管用,有一陣子還是死機狀態。那陣子出國,連回來什麼都看不到,大為驚慌。後來多虧cbom幫忙處理,才變成目前這樣可以看的狀態。但是這樣的狀態讓我很不安,感覺不像自己的家,少了很多東西,也看不習慣,所以文章也沒寫(這是個好藉口)。

不過我已經開始努力地找資料修復,天曉得我何時會把這些資料看懂(我猜是永遠看不懂,就靠亂貼、測試來試看看,然後問同事……),幫我祈禱吧。不把版面弄好我實在安不下心呀。




kieslows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herlock%20holmes.jpg

近日為了一些工作上的事非常煩躁,被調過來同組的同事做事完全不顧細節,常常我一講,回頭就忘,若我沒跟在後面像惹人厭的管家婆般盯著,一定出錯。而這些錯都不是什麼了不得的決定,而是無關乎決定,幾乎是那些不加思考順手就得做好的基本動作,被我稱做基本動作ABC中的A,是那些細到你完全不會覺得那是常識而不必再叮嚀的細微。小細節沒做好的影響,可大可小,但往往是往大的方向跑去。因為細節的可怕之處在於,它關乎一件事最根本的核心,也就是出發點,一旦出錯,就會讓別人由最基礎的部分否定起,這就再也不是關乎個人能力問題,而是這個人(在職場)的存在價值問題。

關於細節,我開始有感覺是三年多前,但我一直沒有辦法去寫這個感想。因為我不太想要在部落格上涉入太多工作事項,要嘛也只能做一些比較大視角的觀察,像上個月幾篇關於出版狀況的文章。要寫這些關於細節之事,必定要有案例做說明,這我又不願意自曝家醜。細節做得到位,是不會有人察覺,也不會有人覺得「很棒,你這樣做得很好」的,人家會覺得是應該的。可一旦沒做到,就會被毫不留情地批判,管你這些細節有多繁瑣,都被視為理所當然。所以要講做得好的細節案例,簡直沒有,因為沒有「細節做得好」這件事可以討論,能當例子的只有出狀況的時候,所以我很不願意再提這種喪氣事。因此一直沒能好好講這個想法。

不過,自己相關的不想寫,寫別人的倒是無妨。哈。那就來吧。

事情就發生在今天晚上。我到屈臣氏買了牙膏和兩罐同廠牌但不同類的乳液,我心裡面大致盤算總價會落在哪個範圍,一邊往櫃臺結帳。總價顯示比我想的便宜,我想是我算錯,或者是這家號稱便宜的連鎖店是不是又有什麼我沒發現的優惠。等到我結完帳,找了零拿了發票和貨品出了門後,我一邊放回零錢,同時對一下發票上的項目,我發現店員將兩罐不同的乳液當作相同貨品,刷了較便宜的那罐條碼之後,立刻在收銀機上按成兩件,沒有再刷另一瓶。我想了想,看看店裡毫不知情的店員,心想這差錯不知會怪到誰身上,多冤,於是我就走回店裡櫃臺,跟他們說算錯了,誤將不同商品當作同樣商品。

kieslows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從我與出版業扯上關係到今年也是第七個年頭了,這些年來的出版,特別是這四、五年我更深入參與之後,有點感嘆我生不逢時,因為百花齊放活力旺盛的時代我只是拚命買書,等我加入之後整個出版正面臨一個銷售衰退的局面,即使2003年SARS之年都比現在有活力得多。與以往相比,現在的出版創意、種類、花樣是變多了,但銷售卻是呈現恐怖的斷裂現象。這幾年大家會看到許多小說賣得非常好,許多與電影相關的書賣得非常好,還有生活性的書、美容性的書也都突破以往的銷售限度,銷量屢破新高成為話題。但沒辦法成為話題的書更多,退書量一年一年增加,非連鎖書店一家關一家,以往可以賣兩三千冊的書,到了2006年往往不到一千冊。讀者都往暢銷書集中,其他書籍爹不疼娘不愛,讀者的閱讀眼光廣了、挑剔了,但下手卻集中了。開會時,老闆突然問,「你們覺得現在出版市場是谷底了,那這個谷底會維持多久?」同事們一一被點名回答,一年到三年不等,輪到我時,我說:「我比較悲觀,五、六年吧!」我沒有說的是,現在還不是最底,最底應該會發生在2007年底到2009年底這兩年左右。環顧一下同事的回答,除了一位同事說:「我看不出來有什麼原因可以回升」之外,我的答案是谷底最久的。而老闆的答案是「二十年」,以他前瞻性眼光講出這樣的評語,大家不能說心底都蒙上大片陰影。

我不知道老闆推測的原因為何,但我的答案由來的理由有幾點,這幾個原因都存在,只是這些原因會存在多久,多就會有變化,就變成個人主觀直覺測量的差異了。我的理由:


一、出版市場通路的價格破壞持續進行。

從2001年開始,網路書店的銷售由緩趨向高度成長。消費習慣改變是一個大原因,便利商店通路的加持也是一個大原因,另一個大原因是藉由免庫存和實體店鋪經營所節省下來的成本,因此降低的費用所被轉換成價格破壞的武器。價格破壞之後,短期內為了吸引消費者,所有的通路一定跟著做價格破壞戰,然而這一割喉,就是要求出版社再降低進貨價格,也犧牲通路市場的利潤來博取銷路,每一方都被割到喉嚨。

專營網路書店的業者想要把餅通吃,在各種機會上打擊、嘲諷開實體書店,但網路書店的業績其實是實體書店供養出來的,少了一家書店,網路書店就少了一個展示真實書籍的場所,也減少讀者接觸到真實書籍的機會。長此以往,最後的平衡會維持在實體和網路兩者不得不相濡以沫的恐怖平衡上,但那時恐怕已是兩大集團獨佔的局面。讀者能夠選擇的機會變少,只剩大型出版社能夠維持經營,爭取實體和網路兩大通路的合作,出版量變保守,種類也少,會變成衰退的冰河期。

kieslows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 人氣()

2005年12月16日誠品信義店試賣那天,在裡面工作的朋友看到我就要我給關於這家店的意見,我知道她的意思是要給批評,而不是要我說哪裡好或多喜歡,她想要實質可以做改進的意見,如果我沒會錯意的話。那一天我約了朋友談事情,所以只看了三樓的一小區便和朋友吃東西喝咖啡談事情去了,反倒對於誠品信義店地下二樓的小吃街和二、三樓的咖啡店、茶館比較有看法。因此和朋友談完事情準備離開時,又遇到在誠品工作的朋友就又問我的意見,我直說還沒看哪,等過兩天找時間好好看了之後再說囉。

雖然我常逛書店,但對於經營書店和擺設圖書其實一點心得都沒有。平常會和同事聊哪家書店的陳列方式對於書籍詮釋的良窳,但那是比較好壞,就像我能感受古典音樂不同錄音版本的個人好惡,但要我對一場音樂會或一次錄音直接做出評論,我就失去準頭了。也因此把我丟在一個擺書的平台上,讓我去調整哪個樣子更能吸引讀者發現他們想要的書,恐怕我沒有這個能耐。所以當我被賦予重大的責任來看這個臺灣最大書店然後給意見時,我感受到的壓力是極為龐大的,就算後我花了四個半小時一層一層地走,一區一區地看,一邊觀察一邊敗家,我還是沒有什麼具體的意見出來。這家店太龐大了,龐大到我無法利用腦海裡既有的對書店認識的座標來定錨,我該是去感受空間?還是去發現每一個設計師特意安排的角落、家具、擺飾?還是查驗比誠品敦南店多了哪些種類的書?還是去看他們怎樣詮釋新書、舊書?還是簡體館和日文館的選題廣度與深度?還是書籍的種類多寡?還是怎樣搭配行銷活動?有太多太多我要注意的,比起(自以為)逛熟的敦南店(很多我不大碰的書及的區域其實一點都不熟),在信義店裡種種都是新的訊息刺激,都還是在吸收的階段,沒辦法做良好的判斷。所以當上週又遇到朋友時,免不了又被問同樣的問題,我只好心虛地說,書籍的種類不如想樣的多,好像書籍很少,特別是在這樣大的店裡面。朋友說,能每年至少能賣1本的中文書,能訂到的幾乎都到了,但還是這個樣子。這到讓我大吃一驚,根據《誠品報告2004》裡面引國家圖書館的編目資料,2004年臺灣的書及出版種類有44,820種,如果除去教科書和一些誠品不會進貨的書不算,打個6折好了,至少也有25,000種書,每種書出版合約以五年計,可以在誠品銷售的書少說有125,000種,如果每種書進貨兩本,就會有二十五萬冊,再加上外文書,可以放上三十萬冊的誠品信義店應該看起來豐碩飽滿才是。但陳列在書店裡面的書卻還是只有那些,這表示有很多書即使出版時間在五年之內,卻也已經無法訂貨了。這其間產銷銜接的因素很多,如果再深入一點去瞭解出版社怎樣庫存、發書,總經銷怎樣進退書,各種書店怎樣進退書,出版業的重要環節往往就在這邊。

有些書店為了維持業績平衡,往往在每月退書日時大量退書,往往將一個月的進退值相互抵銷,不管書的銷售狀況,反正退完再訂,不必付款最要緊。書店這般做,經營通路的經銷商為了生存也就只好反應退書給出版社,如此一來不管好賣不好賣,不管是不是經典必備書目,不管是不是得在架上存有的常銷書,反正結帳日一到一定會被退,久了之後越來越少人搞得懂什麼書可以賣什麼書是市場不需要的,於是只剩下暢銷書,書市便貧血了。

《誠品報告2004》中引張作錦先生的說法,臺灣每人每年閱讀量是2.8本書,購書金額(不計雜誌、租書)是181.3元,真是嚇人的數字,連去找出版社員工買一本員工價的《達文西密碼》都不夠。我有一個很深的感觸是,臺灣閱讀的人口就是那些,都是這些有閱讀習慣的人一再買書,而大部分的國民是每年買不到一本書的。往好處想,表示出版業還有很大的發揮空間,如果要達到日本平均每人28本的閱讀量,至少還有十倍的成長空間。但日本的出版書種約七萬,不到臺灣兩倍,日本每萬人可分配5.8種新書,臺灣每萬人可分配20.3種新書,照這樣估計,日本每種新書的銷量(被閱讀量)是臺灣的35倍,我們真的有很大很大的成長空間。

若以市場供需來看,為何臺灣現今的出版市場這麼小,普極度這麼低,我感覺是兩種原因,第一是書店的普遍率太低,導致民眾對於書店感到陌生。在出版社工作常會接到打來詢問書籍的民眾,被問罪多的問題是:「某本書哪裡有在賣?」我們只好不厭其煩地說:「各書店都有賣喔,如果找不到請問書店人員或是請他們代訂。」我們很納悶,真的有很多人不知道書店是在賣書的嗎?不過這也是台北都會人的眼界蒙蔽所致,出了台北都會區,哪裡有那麼方便的書店可以找,往往方圓百里都找不到一家書店,沒有的書店的供給,自然不會刺激需求。

kieslows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一個行業或一項產品如果銷售期夠久,市場開始飽和,便會有人開始結合各種額外的好處,讓消費者覺得買了很划算,而願意繼續支持該項的產品,這樣的作法一般都稱為附加價值。於是我們便常聽到,如何增加產品的附加價值,如何讓產品的附加價值成為擴展市場的利器。

附加價值不一定是多加上去的,有可能是減少的,特色就是在於「少」。比如說蘋果電腦以及相關的衍生產品,其受人喜愛除了外型設計之外,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操作介面簡單,可用最少的步驟和程序達到想要的效果。這種操作方法上面的「少」就是它的附加價值,讓使用者感到貼心則是精神層面的多,這是比具體的什麼三合一、五合一的功能更令人覺得貼心。說到多合一,這是最基礎的附加價值的觀念,買冷氣要同時可以除濕,然後進階到可以消毒、暖氣、fuzzy控溫,還要有陰離子、奈米殺菌光等等,這都是傳統的附加價值概念。如果說到買冷氣送小家電等等的方式,那勉強可以說是促銷的附加價值,不算是含納在產品本身的行銷考量裡面。(所以啦,已經有產品,想辦法賣好一點,那是促銷;在發想設計產品時便把接觸消費者的各個層面考慮進去,那才是行銷。)但是當所有的產品不斷擴充自身功能時,原先的產品特性就會被稀釋,結果使得各項功能處在不上不下的階段,這時候就可能會回歸到前面所提的,強大的附加價值在於純粹和簡單。

比如說手錶。我身邊的朋友已經很多人不戴錶了,包括我自己,對於時間的掌握都來自其他可以指示時間的工具:手機、電腦、MP3等,所以手錶的市場一定會掉很大一塊,這時候手錶廠商便要發展更誘人的附加價值,才能保持並開發消費者。一個方向可能像swatch一樣,發展出各式各樣的新潮款式,搭配流行性的裝扮和限量款的設計,另一個方像是把精確度和錶身的質感不斷提升,讓產品有尊貴感。這也是附加價值,而且是自行銷面著手的附加價值。

提升產品的單一功能,使之單純化,所要下的功夫並不只有是消減,而是要把單一的功能做到最強、最簡便。除了蘋果電腦之外,最明顯的例子就是Google,一反之前所有附帶有搜尋能力的多功能網站,要塞入很多很多讓使用者各種需求都可以滿足的訊息,Google只是想做一個單純的網路搜尋工具,結果就這麼成功了,而且也不會有人嫌它過於簡單,他的簡單伴著強大功能,就是最棒的附加價值。

這時候,問題就來了。什麼時候該增加?什麼時候該減少?

kieslows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這幾天,應該有不少朋友收到一封轉寄信:某某某的拜託。

這封信我不想指名道姓講(我是在怕什麼?),為了讓沒收過信的朋友知道,其內容大致是這位我以往敬重的前輩策劃了一本關於用藥文化的書籍,兩位同志作者書寫他們五年的用藥經驗,大致是以酷異和KUSO書寫的方向進行(我沒看過稿子,是以其介紹和看過稿的朋友的描述,以及我看過他們的網站所做的描述)。信中寫說,因為書裡面所寫的涉及藥物使用,所以可能會變成禁書。(寫到這裡,應該有很多人不知道臺灣已經要變成一個思想箝制的鐵幕國家了吧,如果你關心的話,請到freespeech網站或是反對假分級制度聯盟網站看一下。)所以呢,這位前輩希望發起一個搶救計畫,希望能夠在七月一日之前,讓這本六月二十一號發行的書能賣的就賣掉,即使七月一號惡法施行,書也都賣了,她和作者和出版集團也會覺得成就過一些東西。然後就開始介紹這本書,附件上附了這本書的書介和封面圖檔,希望有部落格的人幫忙她貼圖、貼書介,介紹這本書。

第一次看到這封信時,我心想:「哇靠!真不愧是老前輩,是我素所敬佩的人,可以想出這麼厲害又刁鑽,抓住時事又投族群所好的連鎖信。」但是想了一兩天之後,可能是基於嫉妒別人的心理吧,我開始覺得其中有些怪異。如果是針對出版分級惡法,我看到的這封信的態度不是對惡法進行批評,而是想在七月一日重新施行前來大撈一筆的心態。覺得這個法令妨礙言論自由,為什麼不是去抗議、寫文章批評、傳播消息、等等做一個出版人至少可以貢獻的棉薄之力(並沒有要求要去遊行、抗爭、鼓動立委修法這樣大的動作喔)。就算出這樣的書,然後大肆宣傳一番,把事件搞大,都是讓民眾能夠瞭解狀況的方式,而不是這樣偷偷摸摸想著要把書在十天內賣掉。

另外,要人介紹書,好歹也先給別人看過內容吧。發動部落格版主寫東西,賣電影的也會先辦試映會,也有賣書的先送書給寫手看,但現在能看到的就是一篇書介而已囉,到時候書出來的內容如果不如想像怎麼辦?

這位前輩以其經營出版的經歷,業界無人能比她來出版這本書更適合,也因此這封信在會被收到的人眼中,一定具有相當大的說服力,就像我第一次看到時那樣。可是,她有沒有想過,用藥文化探討可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培養,讓讀者發現人體的另一種異於日常的感官經驗,一種奇特的眾妙之門,這需要長期的討論,而不只是搶在惡劣的出版分級制度前十天的一本書而已。這封信,讓人只看到一個炒短線的心態,而不是如其所言的「此書的出版又至為重要,因為它打破了我們對搖頭一族的刻板印象,透露出人民擺脫國家機器規訓、積極爭取身體自由的勇氣行動。」只此一本書就有這麼大的力量嗎?

kieslows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我即將離職。離開當初我一直夢想進入的工作環境,在理想上我是有些挫折的。

到書店工作是我大學以來的夢想,尤其是進入如此一家自己經常去親炙的書店。但在進入夢想的環境工作之前其實是感到非常徬徨,因為我接下的企劃工作是在自己的經營書店夢想中不曾想像過的,是一個我從來不會去實際多做發想的生疏領域。雖然不完全算從沒想過,但因為自身貧乏經驗的緣故,無法以實際的接觸作為想像的根基,自然也無從多想。企劃部門是這家書店引以為傲吸引顧客的領域,因為這個部門負責所有的活動發想與執行、行銷創意的開創與宣傳,是這一段書店傳奇重要的締造因素之一。

當初在面試的時候,我不加遮攔地講我的憂慮提出,身為一個新鮮人的不安感遠勝於我對新工作的企求。當時的主管給我的答覆是,「我們當然要冒這個險,不然也不會知道每一個人的才能在哪裡」,意思是我就是做就對了,到時候一定可以摸出自己的方向,不管其他人對當初這位主管有各種不同的的評價,我很感謝他的大膽。從我一進入這個沒事要自己找事做的部門立刻感到完全的迷惘,到三個星期之後的新人訓練時,我可以在各分店的新人面前介紹自己業務管轄的三家店,態度與內容自若、豐富到讓很多人以為我是老手,再一直到現在對自身的工作已經熟稔到可以獨立作業,同時應付大部分的突發狀況。在工作方面我感覺自己成長了很多,特別是待人進退接物方面,而這方面一向是我最不擅長的,而且企劃領域外的書區工作上,我也是盡我的興趣和能力幫忙同事,我的配合度高到讓同為同事的同學感到吃驚,也因此讓我感到自己真的是有穩定的進步。既然適應良好,提出離職一定有不尋常的原因。當然,最大的因素是個人學業的進程問題,我的畢業論文已經拖得太久了,而且一直沒有進度。當初做完研究計畫,一時沒有了薪資來源,而固定的購書買唱片的戀物習性又改不過來,我便想找一份可以補貼我買書錢的兼職工作,結果陰錯陽差地進入我夢想中的書店來。那時我的想法是,反正彼時我大多數白天的時間也都未能專心於研究,那麼在書店做這個工作應該與論文進度影響不大,下班後我仍可以繼續論文,而且在書店裡面,我應該擁有比其他行業更豐富的唸書自由。

但事實並不是如此。工作量的負荷超出我之前的預期,遑論可以在上班時找出時間唸書,龐大的瑣細複雜工作使我幾乎沒有體力在下班後對付論文的進度。而且我認為有正常固定的上下班時間是維持良好工作品質的首要條件,但在這裡超時工作幾乎每天發生,我也不願懷有下班時見到同事還在加班工作而讓我興起的愧疚感,我認為以加班為便飯常事的工作環境是不能算是尊重人的,更何況是沒有加班費的補償。而經營者卻是一直強調這是一個以「人」為首要重視的書店,或許這裡的「人」是指顧客而不是員工,或許是指願意完全奉獻個人理想的員工,而不是像我這種重視個人時間與空間的員工,「為生活而工作,不是為工作而生活」是我不變的認知。於是,我累了,僅僅七個月的工作,我累了,反正我本來就是很懶惰的人,這樣子的累其實該是預料中的。

第二個原因,同時也是促成我寫這一篇離職信的理由:我覺得書離我越來越遙遠,雖然我在書店裡工作!

kieslows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