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活著》+《征服北極》
★★★★☆
楊力州的片我都要看,有些都已經看到忘記了,但我一直記得1998年我看到楊力州帶著《聯合報》所補助巡迴播映的《畢業紀念冊》時的感受,那時候開始我便認定這導演,也開始看紀錄片。
有時候漏掉了楊力州片,看了前年《奇蹟的夏天》之後就沒再看過他的新片,一直到了後來引起新聞事件我才知道《商業週刊》委託拍攝的《水蜜桃阿嬤》是楊力州導演,而因為這件事,使他萌生退意不想再拍片,一直到《征服北極》這個案子找上他。《活著》拍的就是他自我面對拍紀錄片這件事,拍得很讓人動容。
《征服北極》卻拍得極為有趣,很像當年他拍《雙瞳》的紀錄片《過境》,以搞笑的態度面對其實很艱辛的過程,他永遠都會找到跟別人不一樣的角度切入,所以我才這麼喜愛他。






《停車》
★★★★★
好啦,我給了滿分,因為我看得很滿意。可能是我忐忑地沒給太大期待,反而有了驚喜。片子理得每個角色都很有意思,每個演員演出都很好,十八年前演小四引起我注意,但卻在長大後演技大為跌落的張震(羅小虎一角應該會被傳笑至少二十年吧),從《詭絲》起看到他的努力,無緣見到備受讚譽的《吳清源》(差點打成吳清友 :P),但光看《停車》,應該就可以給張震很好的分數,值得期待的演員。
鍾孟宏身兼編劇、導演、攝影,三個角色都做得極好,劇本帶有台灣藝術電影的一些影子在,但又往前跨出去,導演手法準確,攝影具有風格。鍾孟宏會變成以後我只要看到他名字就會去看的作者了。





《東京大歌廳》
★★★★
十位導演各自以一首日本昭和時期歌謠為主題所拍的影片,十段各有千秋,比較不喜歡的只有一段,其他的都非常有趣。第二段空氣吉他比賽的戀愛故事,非常動人又好笑,第九段妻夫木聰主演的段落,是我覺得十段影片中最棒的,非常動人的故事,配樂、美術、攝影、導演、演員演出,每一項都達到令人賞心悅目的完美境界(啊!我竟然說出了「完美」兩個字)。






《幸福來訪時》
★★★★★
本來是沒買的片,後來看到《九降風》編劇蔡宗翰在他BBS的個版上推薦,趕緊想辦法去看,果然一級棒。
導演的前作是《下一站,幸福》,本來看到片名覺得怎麼又來了,他的前作我沒怎麼喜歡,幸好這次沒錯過。
故事算是老梗,講遲暮之年的主角遇到意外的訪客而改變了人生。雖是老梗,可是加入新的元素,觀影的體驗就全然不同,看得人全身爽朗而又深深思考。錯過可惜。






《家傳祕方》
★★★
有可能是敘述方式和習慣的主流片不同,我對這部片有很多不耐,總覺得應該可以了,或應該更濃縮的部份,卻枝蔓橫生不懂修剪。也許導演是要透過這樣冗長的方式來讓觀眾體驗角色的生活和無助,但對我來說,導演想表達的在訊息上觀眾都已經接收到了,可是這場戲卻還一直在走,使人開始變得不耐。觀賞電影重視體驗,而不只是接收訊息而已,也許導演想這樣做,但這樣的體驗給觀眾的卻是偏向負面,但卻不會激起更進一步的反思,實在可惜了。
也是一部跟移民、多元種族有關的影片,近年國際影壇越來越常見種族融和或衝突議題了。






《我和我的小鬼們》
★★★☆
會被誤會為紀錄片的劇情片拍法,也就顯示所有演員、事件發生都排練到自然的境界,多元文化種族課堂的各種膚色、口音學生演員,演出效果極棒。這部片應該巡迴每一個校園,讓所以老師參考,有人在這樣複雜的文化環境中,都還選擇最難、最複雜的教法,只為了保持學生的思考能力和獨立性,那我們的呢?






《血色入侵》
★★★☆
瑞典暢銷小說改編的電影,北國氛圍的吸血鬼片,溫度上頗感不同,和美國南方紐奧良(《夜訪吸血鬼》)或者羅馬尼亞的感受截然不同,再加上這位吸血鬼看起來是一個十二歲的「小女孩」。將校園霸凌事件與吸血鬼結合起來,產生一種新的觀賞樂趣,吸血鬼彷彿如超人一般成為受侮者的依靠。
非好萊塢體系的影片,往往會受制於其工業系統的完善,和資金多寡的限制,但也不一定非得要如好萊塢般極力做出奇觀,或者也有比較偷工減料但仍可接受的做法,(如俄國的《守夜人》,成功之後導演被挖角到好萊塢拍了強烈奇觀搬演的《刺客聯盟》,)《血色入侵》的處理方式可為外好萊塢各地拍攝需要特效影片的借鏡,結局泳池那場戲是很棒的參考。






《後反恐惡夢》
★★★★
富有價值的紀錄片,一一細述為何美國於2003年入侵伊拉克的戰爭會搞成後來這富模樣。先不管攻打海珊政權的正當性,美國完全沒有做好佔領伊拉克的準備,在打下伊拉克前六周才開始籌組佔領時的統治組織,而當年二次大戰時,是花了兩年規劃佔領德國的。最先抵達伊拉克的單位的目標在讓伊拉克人籌組自治政府,但後來單位換人,所有作風大變,甚至解散伊拉克軍隊,也不管市區秩序,導致從軍隊被解散的軍人擁槍四處流散,全國陷入無政府狀態。而這部紀錄片沒講到,而楊照在《烽火守書人----伊拉克國家圖書館館長日記》的導讀〈伊拉克的困境〉裡所提到的,伊拉克裡面的信仰和種族問題,也使得伊拉克難以籌組一個自治政府。這些都是美國攻打伊拉克時不管的,派去伊拉克的人大都沒中東經驗、也不懂阿拉伯語,連基本的政府組織經驗都沒有(如派一個不懂交通管理的人去規劃交通)。全然像是一個不瞻前顧後的頑童想要去摘取水果,摘了果子把樹枝折斷,就不管了。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處得權力世界。






《我一直深愛著你》
★★★★
這部片最大的樂趣,在觀賞之前已經被暴雷了,關於女主角的懸疑感在我觀賞時徹底消失。不過也因為有那「暴雷」經驗,我才想看這部片,也就好好細觀影片推陳。小說家導演第一次拍電影,成果驚人,細緻而美好的電影語言,使得我原先對菲利普.克勞岱沒什麼興趣,現在都想去找他的小說來看了。






《犬神家一族》
★★★
市川崑導演橫溝正史同名推理小說的著名影片,三十年前上映當初在日本引起廣大迴響,後來導演有心世紀重拍版,如同他的另一部電影《緬甸的豎琴》也有重拍版。
我自己的感想,不管是《犬神家一族》或《緬甸的豎琴》,以今日觀眾的習慣語彙來看,會覺得有些過時,起承轉合和場面調度,都有一些令我不解或不耐之處,大概觀賞這類電影就還原到當時的背景去看,才會突顯出意義。






《獵戶座的散場電影》
★★★
讓我期待破碎的電影,本以為有可能會是另一部《新天堂樂園》,但遠遠不是。
也許《新天堂樂園》是這部電影的企圖心所在,所以就搞砸了。影片進行到一半,原先獵戶座電影院老闆過世後,應該是得努力描繪剩下兩位男女主角努力經營和困境的重要關鍵,卻變得無關緊要,僅口頭帶過,後段加入的小朋友情節,也略顯突兀,且功能性太明顯。非常可惜。
不過本片裡面的加瀨亮演出不錯,也帥氣,一掃一直以來我認為他是個長得奇怪的演員的印象。






《時間殺人》
★★★☆
我喜歡看跟時間逆轉、時光機等等有關的影片,時光的主題一直以來都很吸引我。但很少看到可以玩這種逆轉時光遇見自己主題說得通得,本片算是比較嚴謹,但也有破綻,比如說,動機無法說明。男主角進入時光機後回到過去,終於知道為什麼自己莫名其妙被人追殺,於是開始湊成自己被追殺,但他所想到的方式都是模仿他所經歷過的,於是這就會變成念頭和動機的循環不清,到底去想出辦法引誘他到森林的這個念頭是怎麼出現的?電影觀眾看到的只是主角因循他被追殺時碰到的狀況,好像是個沒有起頭的迴圈,像《似曾相識》裡面那只不知道哪來的懷錶一樣。
但這部片另一個有趣的地方是,重回過去兩次,卻設定了三種不一樣的影片調性,第一次是驚悚,第二次是喜劇,第三次則是有點黑色電影。這才是這部片好玩的地方。






《神的孩子都在跳舞》
★★
大概是《東尼瀧谷》的成功,使得拍電影的人開始不擔心村上春樹的小說拍不成好電影的「禁令」,而《神的孩子都在跳舞》大概就是第一位犧牲者。原著如此簡單而著重內心思考推移,要化成影像本來就不容易,如果用風格化的攝影說不定可以做到。但本片偏偏又將其挪移到洛杉磯,跟整個非常日本味的、候阪神大地震的分圍相去太多,整個影片變成一種奇異的混血,令人不耐。






《銀河影像》
★★★
由十段彼此毫不相關長約八到時分鐘的影片組成,每個段落都是一鏡到底,攝影機架著固定不動,看景物或人物在框內動作。完全是形式上的操作,其內容就是形式之美,符徵就是符旨,所以我可以說它是後設影片嗎?






《影子軍隊》
★★★
同樣遇到「古早」片,滿驚人的題材,這時我不禁會想,這樣的題材落到現代導演手上,會是多麼奇妙的片子,大概會是非常厲害的法國版007吧。但在以前的時代,語彙不足,或者是刻意不炫耀,拍出來就是這樣讓現在觀眾看來覺得不錯,但又像卡在中間,覺得可以讓它節奏更快、更緊湊的影片。
研究電影語彙的發展應該是個很有趣的課題。






《2001:太空漫遊》
★★★★★★
我偷雞多給了一顆星,超出滿分五顆星。
有機會在大銀幕看到整整四十年前的這部傑作,實在感嘆非常。庫柏力克完成這部片影后一年,人類才登陸月球(到底是不是真的登陸呀,但想必沒放〈藍色多瑙河〉),但電影到今天都還是令人震撼。小時候看錄影帶的印象全沒了,彷彿第一次看,我驚訝到嘴巴張開,庫柏力克的影像敘事能力和想像力實在太驚人。朋友說:「這部片到底什麼時候才會過時呀!」就像這次看幾部老電影,不免有過時之感,但到現在,庫柏力克還是走在我們前面,而且四十年來所有科幻影片都在這部作品的如來佛掌心裡。






《碧海藍天》
★★★★★
又是一步催人老的片子,沒想到已經二十年了。小時候是看錄影帶,小螢幕加上年紀小,摸不太清楚,這次透過大銀幕看,(真的真的不管什麼電影都一定要進電影院看,)再加上年紀有了,感受多一點,也瞭解盧貝松的機巧,透過這樣一部廣大但相對置放進去的意義較稀疏的影片,來準備容納各種觀眾的投射,影像和音樂聯合勸誘觀眾進入,很厲害呀。






《A趴補修學分》
★★★★
這部片表面是關於青少年性啟蒙的經驗,但片子裡面卻對性不是太有興趣,雖然話題不斷環繞著性,但真正核心在於權力。知識的權力,在現行社會、教育體制之下,擁有可以考試的知識的權力,以及年長者對於年少者所相對擁有的在世上和物質金錢上的權力,年少者擁有的只有青春,少年慢慢明白這一點,但也無可奈何。片子相當程度地隱喻古希臘時期的學園制度,長者度知識與少者,少者度青春肉體與長者,自由思考的知識,在面對自身處境(權力與青春的交換)時,便顯得難以自我辯護。

電影也呈現法國教育體制的階級性,因為階級的權力關係,使得男主角非得求助於能夠提供他知識的長者,這種不同學校的階級性,觸及到羅宏康鐵《我和我的小鬼們》在依所校園內所未能觸及到的法國教育現場。






《B級恐怖小鎮》
★★
大概是這次影展我給的最低分吧。雖然是諧擬黑色電影的B級片,但我覺得諧擬得不夠,笑點也不夠,就讓人感到有些無聊了。






《世界屬於我們》
★★★
非常巧妙地將莎劇《仲夏夜之夢》裡的巧妙設定放到現實生活來,將主角苦悶悲慘的同志少年生活妝點成夢幻的喜劇,配上他腦海理面想像的音樂劇場景,使得舞台表演性美化了困境。片子喜感處處,但不知道是借到的拷貝不佳還是原來便是B級製作,影像不夠鮮明,有點糊,似電視劇。






《逆襲!怪獸突襲G8高峰會》
★★★
特攝怪獸片嘲諷G8各國元首,怪獸反而不是重點,特攝部分不夠精彩,嬉笑怒罵各國元首部分才是重點。G8各國提供對付怪獸的武器也是超級嘲諷★★,像德國,提供的秘密武器是瓦斯,怎麼都無法不想到納粹用來屠殺的手段。被嘲諷的日本內閣總理大臣是安倍晉三,但是是日本電影怎麼能夠只甘心笑一任首相就好,所以前首相小泉純一郎也現身,而且還是金正日偽裝的,真是太惡搞了。






《集結號》
★★★☆
雖然上過院線,但一下子便下檔,只好在這次入圍展時看。這部片馮小剛透過韓國的特效班底來拍戰爭場面,使得前半場的戰爭場面驚心動魄,完全達到逼臨戰場的驚人效果,也因此達到導演想要達到的戰爭的荒謬性。

後半段非戰爭場面的戲,讓我看得疑惑,到底主角要為他的部隊爭平反,還是鄙夷戰爭和制度?我完全抓不到點,導演那麼逼近情感要講的難道只有描述一個為部隊榮譽奉獻一生的人嗎?如果這樣,實在可惜了,隱隱地質疑戰爭,卻又服膺於國家體制給的榮譽,雖然不是為了自己,但總有種驚悚感,這年代還要看這種國家權力之下的電影,我很心驚。在這種議題上,就沒有好萊塢層層掩飾的功力,糖衣包得一層又一層,才讓人防不勝防。






《儘管如此,我沒做過》
★★★★★
非常驚人的議題,把日本電車癡漢的官司,擴大到象徵全日本司法狀況的程度。日本電車中非禮的官司,幾乎只採用提告者的告訴便幾乎要定罪,而如果繳了罰金,不管你是不是真的非禮了人,馬上就可以走了,但若認為自己無辜,便要展開偵察、審理,花上超過一年的時間都不為奇,而且勝訴率極低----這個才是重點,關切日本司法制度上奇怪的扭曲,因為法官判決無罪,等於是否定同樣代表國家權力的檢警單位,到頭來不利陞遷,因此利之所趨,判決有罪比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九。

非常驚人的訊息,在習慣看每國有陪審團制度的法庭戲的文化脈絡下,是難以想像的,再加上日本控制力極大的社會結構,而導致這樣的狀況,也不是其他國家的人會發現的。日本電影在台灣上得不多,透過影展看到的檢視司法制度除了周防正行這部,十年還有森田芳光的《刑法三十九條》,對比臺灣電影在這方面的荒蕪,而臺灣檢警司法制度的不完備,臺灣人也太無感了。






《追擊者》
★★★★★
我被迫著非得給五顆星,一部連續殺人犯的警匪片,可以拍得如此迫人又具檢討性,從《殺人回憶》、《駭人怪物》到《追擊者》我所看的少數韓國電影,對警察制度和國家權力體制的質疑,相對於正在現實生活發生的警察權力界線的檢討,只能說臺灣人太善於遺忘,而韓國人從光州事件以及其後八0年代的種種對政府權力的抗爭,在其意識上應該獲取很多教訓。但臺灣人從二二八事件到白色恐怖,也遺忘得太快了。






《飢餓》
★★★★
關於柴契爾主政時代英國對於愛爾蘭共和軍政治犯的迫害,以及政治犯爭取權益的種種,在監獄內不盥洗,將尿倒在走道上,將排泄物塗在牆上作畫的種種。鏡頭沈穩平靜,像是哀悼像是思考,最後三分之一的絕食抗議,演出活生生餓死的狀況令人心驚,在節制的鏡頭下,似乎看得見靈魂離體的深沈抗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eslows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