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晚熟,發現的、喜歡的、收藏的興趣、玩意兒都比別人來的晚。1997年當兵時,我才發現GG(Glenn Gould,顧爾德),就一發不可收拾地喜歡上這位怪咖鋼琴家。

聽古典音樂很花錢的。一直到現在,即使網路上音樂分享盛行,古典音樂的愛好者除了在網路上分享資訊之外,音訊檔倒是不怎麼分享的。以目前的技術和頻寬來看,沒有辦法自網路傳遞許可的檔案中聽到好的聲音品質,所以古典樂迷還是「乖乖」地聽唱片。所以一旦喜歡上了古典音樂,必須要有跑唱片行掏錢的準備,不是上KK BOX或ezpeer就可以解決的。現在如此,以前也是如此,所以我在當兵後,每個月固定有五、六千元的軍餉,而且又不必擔心吃住開銷時,才開始把錢往唱片行貢獻。

thirty_two_short_films_about_glenn_gould.jpg認識GG,並不是主要透過古典音樂唱片,而是加拿大導演馮梭瓦‧吉哈德(François Girard)所拍的電影:《顧爾德的三十二個短篇》(Thirty Two Short Films About Glenn Gould),而且我也不是先看到電影,而是看到相關的資料以及這部電影的海報,跑去買了電影的原聲帶,也在那個時候新力音樂推出了GG的一套兩張精選image,分成bach和not bach兩張CD。聽完這兩張精選,算是半被GG嚇到了,趕緊去買他最負盛名的J.S.巴哈《郭德堡變奏曲》(Goldberg Variations)來聽,就全然被震驚,從此被GG收服。只是那時我聽到的版本是1981年的版本,不是當年GG 23歲時震驚樂界,賦予此曲全新生命的1955年版。等到後來慢慢涉略一些GG的唱片版本知識,懂得去找來1955年版,可是,聽過1981年道行更高的詮釋之後,聽1955年版總覺得年輕氣盛,曾經滄海。因此我就比一些樂迷少了另一次震撼,有人可能是聽過1955年版,大讚之餘,再聽1981年版,在無可再高的高峰上硬是再翻出千堆雪。

我聽得晚,開始買GG的唱片已經是新力音樂時代,1992年重新發了紀念GG逝世10週年的「The Glenn Gould Edition」白色系列封面的版本,有組套有零賣,套裝一共有七套。因為先前我已經零星買了幾張,所以就沒有打套裝的主意,看到什麼收什麼,到現在加上2000年之後新力音樂又出的新版GG紙盒包新版唱片,算算也買了57張CD。上個月唱片公司推出大全集,將以往發行過黑膠的唱片重新拿來出版成CD,封面以原先黑膠的封面處理,一共有80張,但不包括GG逝世10週年「The Glenn Gould Edition」發行時首度以CD形式發行的錄音。這大全集也不夠全呀。

GGCD.jpg

收集GG的唱片是我開始專注收集的第一位古典音樂家,也是我百分之百熱愛無匹的音樂家。即使聽了GG演繹的莫札特感覺怪異非常,我還是會有機會便拿出來聽,近乎瘋狂盲目崇拜。

2006年台北電影節,主題是加拿大,重新放映《顧爾德的三十二個短篇》。我當然買票去看,這是我第一次看大銀幕的這部片,十多年前的金馬影展放映時,我人在南部無法恭逢其盛。我在想,如果當時我便看了這部影片,我對於GG的熱愛會因此提早嗎?可能不會。蒐集唱片可不是當年我這樣的窮學生負擔得起的。

glenngould1.jpg

唱片公司一直以「古典音樂史上絕無僅有的現象」來形容GG,但到底是什麼現象,卻從沒說清楚。也許說的是他僅憑一首錄音便讓一個不太受重視的古典樂曲變成鋼琴家必須挑戰的正典高峰。不過這種事對J. S.巴哈來說也不是第一次,更早之前大提琴家卡薩爾斯重新發掘巴哈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那更是無與倫比的提琴獨奏音樂高峰。對我來說,GG在1981年錄下的《郭德堡變奏曲》可以算是無與倫比(以及拜爾德(William Byrd)的音樂)的藝術高峰,往後我聽過的同曲錄音,能夠並駕齊驅的大概只有杜蕾克1999年第三度錄下的唱片,以全長91分鐘的長度和無與倫比的綿厚詮釋讓我承認這和GG的1981年版並稱此曲雙峰。另外我常聽的錄音是普萊亞傷後復出的錄音,是我認為在前兩座雙峰之下的K2,其他我極度喜愛的肯普夫、阿勞等德奧正宗大師錄音都沒讓我太喜歡,真是奇怪。

GG讓許多人喜歡,一方面是因為他的神秘與傳奇,再加上他年輕時的率性與帥氣,而我這在他身後十幾二十年才開始聽的,也僅只能藉著各種聲音的複製去遙想當年。

gg_moscow1lg.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eslows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