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準備回家過年的前一天,約了好友先聚一聚,趁著聚會前空檔先到書店去找幾本剛出的書。沒多久我就看到了想買的那本書,有著典雅別緻封面的林泠詩集《在植物與幽靈之間》,當然是洪範出版的詩集。不過,我卻在準備拿起書時遲疑了,因為旁邊擺著一落這本書的精裝本。

封面是一模一樣的,精裝本只是加了硬書殼,定價卻只多了五十元而已。才五十元,實在令人心動,忍不住想要捨平裝本而就精裝本。

對精裝本開始反感是念大學時,也是那時候才開始意識到精裝本這回事。以英文來講,就是hard cover,是與paper back相對的意義,中文一般叫做「精裝本」,但有時候就只書皮是硬的這一點差異而已,裝幀得並不怎麼精、封面也不怎麼美,其實應該像英文一樣叫做硬殼本。小時候看的一些書(親友借的、圖書館借的)大多都是精裝本,卻渾然不覺,沒有精裝本與平裝本的差異概念。(很多童書都是精裝本,賺父母錢,有的不怎麼精美,但都一定貴。)

國中開始迷金庸,老家附近圖書館裡的金庸有一套是遠流的典藏版,也就是精裝本,第一次看的金庸時,一大半便是在布面精美花紋的精裝版上練的功。到了大學,開始喜歡找書、買書,對書的價格真正有了自己的意見,開始覺得精裝本真是不經濟的書籍。台灣出版的書籍,依比例來說,精裝本並不多,不像歐美日出版業,大都以精裝版本先行上市,過好一段時間後才會有平裝本,再過幾年日本出版社還會再推出文庫本。依照這些出版發達地區的慣例,先推出的精裝本書籍價格往往是後來平裝本書籍的兩倍。兩倍的價格,卻是一模一樣的書,只差書皮的軟硬和裝幀而已,大部分的書連用紙、編排都一樣的。既是如此,我要看的是書,不是厚重的書殼,為何要多花一倍的錢在同一本書上,不把這錢分去買另一本好書呢?於是我開始了我的拒精裝書活動。

雖然如此,卻也不是說我都沒買過精裝本的書,還是有的,可能是因為這些書只發行精裝本,或是指定的教科書,不得不購入精裝本。這些精裝書大多是出自於裝訂的需要,可能是書頁太多,以精裝本形式才能承受書的重量和厚度,不光只是為了增加書籍的質感而做精裝的。

對出版業來說,精裝本的利潤高,但相對的讀者購買門檻也高,銷路便無法有效衝刺。於是近年來在美國書市便可以看到一些出版公司靈活地運用平裝本策略,以低價格創造出驚人的銷量;或許是直接出版平裝本大量發行,或者是將經典名著以平裝本形式重新製作,很多都有不錯的成果。

對於平裝本,大家所關注的都是數字,出版者關心的是刺激出來的銷量,讀者關心的是便宜的價格。

除了價格之外,我還有另一個不喜歡精裝本的原因:書殼太硬。而且我有好幾位朋友都有這樣的感覺。

我可不習慣安安穩穩地在書桌前面看書,我會到處躺臥趴坐看書,或是坐車時隨手捏本書看,因此看精裝本書籍就成了很痛苦的事。我必須要去遷就書的硬殼,而不能像「蹂躪」平裝本一般將書彎來捏去。

精裝本的書硬梆梆地提醒你它的存在,厚、硬、重,捧久了看手可是會酸的,更別說是一手持書來看了。即使書通常會在被我看過後變得髒髒皺皺,可我也喜歡它勝過潔淨無瑕的精裝本。

不過更有趣的話題應該是精裝書的文化分析,為什麼精裝書在西方變成出版的傳統,但在東方卻沒有(我一直以為日本書業的精裝書風氣是戰後美國出版業傳入的),真該去好好探索這個題目的。既然寫了「真該」,那就表示我沒多所費心去研究,但還是仍存在著一點假想。有了假想,然後找資料,推究,驗證,不就是比較合乎科學精神的研究方式嗎?(不過我懷疑我會一直留在假想這個階段,我也相信這個題目應該早已有人研究過了。)我的假想是,這跟知識的散佈有很大的淵源。

在東方,好吧,在中國,因為造紙術早在東漢便已出現,再加上隋唐之後的科舉制度,整個社會雖然文盲不少,但讀書的人也不至於難得一見。讀書、抄書都是必要的,雖然讀書人對經史頗為重視,但終究沒有將書當作具有神性的崇拜物,書是流通、可更替的。古時候當然也是有各種善本、珍本,但講求的是內容,而不是裝訂製作。

而且裝幀的人才好像都流到書畫裝裱業上了,比較少人去在乎書該怎麼裝(不就是前後加片書皮,拿針線縫起來就是)。當然還是有比較考究的硬殼書在,但總不是風氣流行。也或者是以儒、道思想為主的中國讀書人,對於外物的「羈絆」都懷有不願為之的心態,聖人之書所重聖人之言,當然不是美麗結實的書殼了。

此外,這和經濟力也有相當關係吧,雖然宋朝之後南方因貿易繁盛而變得富裕,但應該只限於商賈吧,一般讀書人不會有錢有閒去考究書籍內容之外的品質,有錢的人好像也沒聽說過收藏什麼珍本書(倒是很多瓷器玉器刺繡書畫)。

歐洲自中世紀以降,基督教文明一直是歐洲文化的核心,造紙術西傳後,紙張用來書寫的大都是宗教經典,具有神聖性,所以考究地做成一本書(聖經)是尊敬與榮耀上帝,也因此聖經一直都是精裝本。由此而下,精裝本的聖經就成了一種傳統,由此推延到其他的的製作上。

再加上十九世紀以前,歐洲的階級是分明的,看精裝書是身份的表徵,中產以上階級的人買的書自是本本精裝,紙皮、軟皮的書會被認為是不入流的穢淫小書,這種想法一直延續到後來美國所謂的「紙漿小說」(pulp fiction)上。當然,二十世紀後的各種表面階級打散,越來越多的學生需要各式平價書籍,再加上大型出版公司利用各式行銷手法賣書,平裝書的操作帶來大量的收入,因此漸漸「去污名化」。

以上僅只是我臆想的推論,未經證實的,眾位看倌不要太相信,只是希望以後有機會可以多就這個題目作點研究。畢竟,我實在是一個不怎樣喜歡精裝書的人,雖然現在漸漸承認某些書做成精裝本的必要。但是只要有平裝本,我還是寧願買平裝本的,只是偶爾會流連在精裝本漂亮的封面上而多所掙扎罷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eslows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