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幾天因為看書的緣故,對於索引這件事有了新的想法。

去年下半年,老貓編的「出版業參考情報」裡面提到關於註釋、參考書目、索引等三者的必要性與否,在某些出版人常去看的網站裡掀起不小的爭論。

這些爭論起源於老貓所主編的書系出了本《蒙娜麗莎五百年》,而編輯把註釋、參考書目、索引全數刪去,因此在中國時報開卷週報的書評版上被批評,評者認為此書引用的文獻和資料非常多,如此大筆一刪實在可惜。老貓就在他的電子報上回應,總是有人隨口就罵出版公司任意就把註釋、參考書目、索引弄掉。

他強調這是有成本考量,也是有編輯考量的,不是隨意亂做的,編輯會這樣做,當然是符合國情和讀者需求。詳細的文章可以看這邊,或是看老貓自己架的blog,還有很多討論,可以到遠流博識網的「聊齋」來看看,這個連結是此文第一次出現在聊齋時的反應,後續還有一些討論。《蒙娜麗莎五百年》的爭議在於,編輯把原書的註釋、參考書目、索引全數刪去,不放在書本上,而在正文前告知讀者可以致信索取或到某網址下載註釋、參考書目和中英對照表。有趣的就在於,出版公司把原書的索引原封不動打在word檔放在網頁上,裡面的頁碼是原書的,而不是中譯本的。

不過現在連過去網頁看不到了,大概在這麼多反對聲浪後,出版公司把原先的word檔排成htm檔,然後逐一分章節排上註釋,最後,因應主編老貓的主張,網頁上沒有索引了。(原先可自網頁下載的檔案中有的是原書的索引,雖然書前的說明並未特別指出有索引。)老貓的主張是,書上的索引應該是會被淘汰的,在網路資訊時代這是一定會發生的事。

在這一連串的討論主題下來,大家所反感的是編輯竟然有權把(比如說)英語讀者可以接觸到的資料,在換到中文讀者的世界之後,就把他們給砍了,同時還說,這是一般中文讀者不需要的,如果僅為少數讀者服務,對於出版業來說,實在是成本過高。

但老貓的文章卻很聰明地把爭論的對象由註釋、參考書目、索引轉成只針對索引,註釋和參考書目略而不談。這當然是因為對註釋和參考書目實在沒有說嘴的餘地,唯一能針對的只剩索引,再加上因為網路發達了,可以用網路的功用來加以辯駁。(特別是在一份電子報上的發言,看得到的讀者幾乎都是高度使用網路媒介的人。)在電腦及網路上的字詞搜索太方便了,需要關鍵字索引,鍵盤敲一敲,要多少有多少,當然,這是在一本書全文上線的情況下來談,而這種未來大約是可期的。

爭議點在於:既然讀者花錢買一本書,為什麼是一本比英語讀者來得功能不齊全的書;第二個爭議點是:為什麼編輯認為這些(註釋、書目、索引)是讀者不需要的?只因為台灣的讀者沒有好的閱讀訓練,因此忽視註釋、書目、索引的重要,所以編輯就可以樂得從眾同時節省成本,把註釋、書目、索引都刪掉?

我想搬出出版者必須比其他製造業更有理想性,因為這是文化事業等等的理由,但是陳義過高只是會作繭自縛,而且不考慮成本什麼也別談,所以還是別唬弄這些高蹈冠冕的理由。但是刪掉註釋、書目、索引所節省的成本,抵得上失去這些所帶來的損失嗎?這些損失包括對品質要求的讀者、公司的形象,長遠來講是文化資產的累積。

以《蒙娜麗莎五百年》所屬的「貓頭鷹書房」書系來說,這不是一個以普羅大眾為訴求的書系,這裡面所鋪陳的書,幾乎都是具有相當的菁英性,會被認為是以大專以上教育水準的讀者為主要客群。這樣的一個書系,這樣的一本書,談藝術史談廣泛的歐洲史,實在也不能說其訴求是如何地普羅。

如果認為把註釋、書目、索引刪去,便可以消去一點學術性,讓書看起來更親近一點,那可能是誤會這書系的定位;不然就是預期讀者笨到一旦發現是沒有註釋的書,就會認為這是一本容易親近的書。

但讀者不會這麼笨的,較具說理性質的書,讀者一番內頁便知道,吸引不了多少「受騙」的讀者,反倒是本身對這個主題有興趣,想買這本書的讀者,卻會因為少掉這些「基本配備」,覺得這本書殘缺了而不想買,例如我和我的幾位朋友都是這般考量的。對出版公司來說,這樣的作法到底是有益還是有害?

其次,很多參與討論的人所提出的,並不是每一位讀者都有能力上網得到這些資料。網路畢竟在目前還是無法充份地補充紙本書的不足。這種狀況以後應該會因為科技發展而必得困難度越來越低,但目前的確是一個障礙,我們不應該以想像未來的情狀來決定對於當下的作為,畢竟我們無法拿到未來的資源來彌補當下的不足。

以後的發展當然可能會如老貓所說的完全不需要索引,只要鍵入關鍵字,可以馬上查到所有來源的程度,但是現在呢?因為以後可以做到,現在就可不顧了嗎?就算過渡時期還是該有過渡的作法因應吧,而不是以對未來的想像做理由搪塞。

第三,以目前的著作權法來看,一本非公版書被引進台灣,就只有這樣一個版本能夠與讀者見面,除非版權到期換別的出版數出版,或變成公版書。如果出版者沒有這樣的認知,知道自己正在壟斷一項知識的傳播權,而把一本好好的能夠傳遞更多知識的書給做得殘缺了,損失的是整個社會的文化累積和知識傳遞。

鑑於現實的環境,即使如我自己服務的出版公司,註釋、參考書目一定放上去,但是索引大都付諸闕如。一個原因當然是成本因素。(唉,又是)(但索引至多加一台紙,一般所耗頁數都不多。)另一個原因是,台灣的排版公司很少能提供製作索引服務,但是,附有索引的書也不是都沒有,比如遠流的電影館、藝術館,十數年來如一日,他們就是這樣默默地製作註釋、參考書目、索引,當作本份地為讀者提供最好的服務。

我替我自己的畢業論文做過一次索引,我是用word的搜尋功能逐一搜尋做出來的,大月花了兩個工作天的時間。以土法煉鋼的方式都可以做了,更何況還有一個更簡便的變通方式,就是在內文旁加註原書頁碼,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使用原書的註釋了,不少出版品都是如此做,效果也不錯。

回到本文一開始提的,對於索引的新想法,是因為正在看的《如何閱讀一本書》。書裡面提到在進行分析閱讀時,要先知道這本書在講些什麼,一本書上幾個可以利用來進行先行閱讀的部分就包括了索引,作者還建議讀者立刻參考該書的索引。但諷刺的是,中文版的《如何閱讀一本書》是沒有索引的。唉。

另外也是因為最近正在看的幾本書,其實都有些難度,我的閱讀速度本就嫌慢,閱讀這些書時又更慢了,還要時時翻回去找前面出現過的字詞、句子。就是因為沒有索引,所以我得憑記憶力一頁一頁去翻,又花去了更多的時間。如果你經歷過跟我同樣的閱讀經驗,就該知道有索引是多麼令讀者欣慰的一件事,而這似乎是讀者本來就該得到的一個服務。

我的希望是更多的台灣讀者看到《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這樣會有更多的讀者學習到,閱讀該是怎麼回事,這樣我們才不會被自以為聰明的編輯藐視,認為把註釋、參考書目、索引做出來只是服務少數人,認為做這些東西是不符合本地民情。

當有人輕視我們時,我們還要認為他是體貼嗎?不,我們應該努力抗拒,同時多在閱讀中學習閱讀是怎麼一回事,並堅持這樣一回事。

沒有索引事小,被認為不需要索引事大,而且是關係到一個讀者的智慧和尊嚴那樣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eslows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